北航考研辅导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考研...




原标题:北航考研辅导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考研经验考研真题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



原标题:北航考研辅导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考研经验考研真题



%20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目录、参考书、复试分数线、真题以及初试经验等几部分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20

1、专业介绍

%20

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飞行器设计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优秀人才,培养具有较好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飞行器工程基本理论及飞行器总体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试验能力,能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端)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并有从事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20

2、招生数据

%20

2.1%20专业目录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

学院代码及名称:005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

专业代码及名称:082501飞行器设计(学术学位)

%20

招生人数:44

%20

研究方向:

%20

飞行器总体设计

%20

飞行器结构设计

%20

气动弹性设计与控制

%20

飞行器适航设计

%20

飞行力学与飞行控制

%20

飞行仿真

%20

飞行安全与适航评估

%20

空天飞行器制导与控制

%20

考试科目:

%20

101%20思想政治理论201%20英语一

%20

301%20数学一

%20

931%20自动控制原理综合或%20951%20力学基础

%20

2.2%20考试参考书

%20

951力学基础

%20

《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谢传锋、王琪、程耀等

%20

《材料力学I》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版)单辉祖

%20

《材料力学II》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版)单辉祖

%20

2.3%20真题

%20

%20

以上为往年部分真题,仅供大家参考,关于真题部分,一般考完就封挡存放,但北航的真题是对外公布的,可以去学校买到,不过没有答案,另外辅导班里也会有而且一般都是有答案的,譬如独峰考研这边都会提供内部资料以及相关真题的剖析讲解。

%20

2.4%20复试分数线

%20

总分:350

%20

单科(=100):40

%20

单科(>100):60

%20

3、经验分享

%20

%20

复试结束有一段时间了,趁还有印象写一下自己的考研经验,不具有普遍性,供参考。

%20

1、数学:

%20

由于时间紧,把全书概率论部分看完之后,花了两周又把前面高数和线代部分有复习了一遍,然后开始做660,整本660做完花了不到三周时间,感觉真的是逼自己一秒都不能浪费。660做完之后开始做真题,每天一套真题,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不太顺手,做个几套就能找得到感觉。真题做完一遍之后已经只剩大概30天了,看了考研的高数部分,还有考研线代部分和王式安概率部分,感觉讲的真心不错(特别是李和王的)。之后就是真题第二遍还做了考研4套。做数学的时候主要还是多思考,比如不会做的题看完答案之后要多想为什么答案的思路自己没有想到,这类题的切入点,以及自己的思路和答案思


路的不同点之类的。然后就是数学一定要动手算,只看是没什么用的,进度快的同学当然做题越多越好,我一个同学把市面是能买到的模拟卷都做了一遍。最后考的特别好。


2、英语:


英语是我这个阶段提高最快的科目。我当时是晚上十点回到寝室开始看恋恋有词,每天一个单元,包括单词初识和应用部分都看(看前30单元,最后10单元大串讲有点乱可以不看),里面讲的靠单词前缀表达的感情倾向撸长难句的方法特别好用,而且伟哥讲课很幽默,不用担心看不进去的问题,然后第二天上午做两篇真题阅读,(做真题的习惯一直保持到最后一天)。我由于时间紧就只看了一遍恋恋有词,但是十分建议进度快的学弟学妹们看两遍,帮助真的很大。


近十年的英语真题阅读一定要反复做反复做,认真揣摩出题人的意图。作文我用了朱伟老师的小黄书的模板,其实作文模板用谁的都一样,主要是从已有的模板里总结一套自己的模板,不然一个模板用的人太多也不太好。翻译和新题型把真题多做几遍问题都不大,完形填空这个东西感觉完全看脸。另外,英语不推荐做任何模拟题,确实没什么用,教材方面我用的张剑的黄皮书,但是感觉他书上写的解析写的蛮浮夸的,看我同学的何凯文的真题解析就特别好,推荐何凯文的教材。还有150篇什么的做了两篇就扔一边了,不太推荐,


3、政治:


政治我考的也不好,复习方法也和大家差不多,1000题,肖八,肖四什么的,就不多说了。


4、专业课


专业我选的是951力学基础,主要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力学的复习可按照理论力学——材料力串成一条线,括号表示结力和弹力代表两个不同的钻研方向,前者重应用,后者重理论,这个顺序也正好和我专业上课程的安排一致。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谓之基础,正如数学中的分析和代数,需要扎扎实实的理解概念,掌握原理,并且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主要在于了解和掌握思想方法,并且把这些有效的方法作为工具为解答材料力学问题服务,当然这里仅就考研而言。


然后对于专业课跟不跟


班,得因人而异。如果你本身就很有计划,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什么,就完全可以不跟,也不需要去纠结。如果你在备考期间,十分凌乱,不知道自己每天应该看多少知识,写多少题,那就跟一个,推荐考研公众号考研领路者上独峰,都是志愿学校专业的学长学姐带,然后跟着学长学姐的节奏一步步来,这样可以让不那么慌乱。


理论力学内容多,可谓博大精深,题目数不胜数且非常强调技巧性,常有“看书容易做题难”的说法,我个人采取的方法是自己动手多练,等见得多了,感觉自然也就来了。当然教材的选用也很关键,关于除了谢传锋的外,还有两个推荐:第一是选北大力学系的教材书后习题作为练习,共五百多道习题(其中大部分属于非常经典的),当然其难度较大,可能有时会有寸步难行的感觉,但我认为一旦真正掌握那么好处多多,我在经历了三个月的郁闷之后先做完了此书的静力学和运动学部分所有题目(当然其中不乏借助各种各样参考资料的帮助),再回过头来看谢传锋书上的习题均觉得较简单了。不过最后下册没有坚持完,只做完了前三章也就是三定理综合应用的部分,不过感觉已经收获颇丰了,尤其是自己的解题思路得到的非常有效的锻炼;第二就是哈工大力学系的教材书后习题,这本书应该是大部分学校的指定教材,况且哈工大同时出了一本思考题解答和习题解答,配套起来用也是不错的,或者把这本书作为学习之用再配一本清华出的习题集也可以,都可算作行之有效的强化手段。


材料力学教材好象比较多,而大多数学校也没有具体指明参考书目,高教版的教材均不错,孙训方、方孝淑编的一本,单辉祖编的一本,还有是刘鸿文编的一本,好象是浙大用的,我觉得这几本教材都比较有水准。重要的是习题集,可能对考研而言这几本书的书后习题难度略低,我个人认为清华大学的材料力学习题集是值得深入钻研的,而且市面上也有配套的习题解答,这样一来全部啃完也只是时间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同济大学的土木学院专业课是可以选择材料力学的,由于同济的结构力学起点比较高并且包括动力学内容,我相信很多非同济的学生人宁愿选材力,同济出的一本《材料力学专题指导》和一本《材料力学习题精解》可用作参考认真研读。不过现在好象材力受限制可以选的方向很少,如果下决心读好土木,花大力气研究结力也是一个必需的过程,推荐选择结力。


材料力学比较简单,无非就是计算比较繁,还有就是工程上的问题常需要代入数据,不小心的话量纲之类容易出错,对此需要多注意。在解题过程中所用到的一些方法,如近似处理,图表配合分析问题的方法等等都是解决力学问题时比较重要且常用的方法,比如应力状态部分,结合应力圆来理解和记忆比单单从公式出发肯定有效得多,而平截面假定也是贯穿材料力学始终的一条轴线,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可自己多总结和分析。还有就是,材料力学里有不少超静定问题,这时候要注意从静力平衡、几何、物理三方面去寻找方程,具体到实例,可以通过扭转或弯曲的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来加深理解。这也是弹性力学的普遍方法,可以这么说,材料力学是弹性力学在某种程度上的近似,而结构力学是材料力学在较复杂结构中的应用,因此这三门课的某些内容是相互交融的,都属于变形体力学。


具体的复习时间是去年五六月份开始复习材料力学的,不过都是断断续续的看,事情不多但是比较懒散,一开始准备考研还不是太适应,加上总的学习强度不是太大而且前期精力主要放在数学和英语上,期间只是看了几十页课本,看的比较慢,所以这一段时间未能高效利用。暑假一个多月又看了几十页,可能我看的比较细致,而且力求一次就能理解记忆,从这个节奏上就注定了看的不快,以致暑假结束了课本还没有翻一半。回到学校后复习算是步入了正轨,可以说之前的复习更多的是一种心态的准备,比如说一些心理暗示:我要考研了,接下来的半年时间我要做这么件事儿,我要适应这种考验生活等等,这样可以让你快速的进入状态。


九月份开学,那时候课本还没有看完,于是加快速度,结合大纲划出知识点,重点,难点,加以区分,效率高了些,课后题基本上没有做,主要是觉得时间紧张怕不够用,复习到后期觉得之前还是很有必要做一做的。课本看完之后将近十月份了,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做真题,每天一套,三个小时,按照模拟考试的标准来。特意从商店买了两包A4纸,1000页,用到考研,还是蛮耐用的,答题的时候按照题号顺序来写,画图用铅笔,尺子,圆规,写字用签字笔什么的,尽量养成好习惯,这样即使上了考场也会驾轻就熟,容易发挥最好的水平。


刚开始三个小时不够用,主要是在两类题型上卡住了,一类是内力图,虽然简单但是想画的完美一点,毕竟是第一个题而且必须得满分,列剪力方程,弯矩方程,算极点,拐点,所以耗时比较大,笨是笨了点,基本功是打扎实了,到后来就开始用一些窍门了,而且计算,分析作图能力得到锻炼,所费时间也是一路骤减。


另一类是超静定问题,基本上每年必考,分值在20~40分不定,而且相对比较难,所以费时更大,不会的问题就老实翻课本,我用的是高教刘洪文版的,关于超静定的问题是在下册,一本很薄的小书,但是含金量很大。刚开始也是使用的笨法子,挨个算,列方程,画内力图,计算量特别大,搞得就像原始推导似的。


后来学聪明了就使用图乘法,记住那几个常用公式和计算结果,十分钟就可以做出这种类型的大题,原先一个小时也未必做的漂亮。真题做完一遍已经是十月底了,期间碰到对概念,公式不清晰的地方就翻阅课本,也在课本上做了不少标记和心得。然后就是重点看了看笔记和讲义,我记得是08还是07年的讲义(记不太清了,你懂的,考完试会忘掉一多半)是题型演练,就是把近几年的真题分类收录,给出详细解答,算是标准答案了,顺着做了一遍,收益很大。做完这些之后就开始把真题做第二遍了,还是按照全真模拟的标准来,期间也穿插着看看笔记,算是一种巩固和提高,提醒自己复习的重点和方向。


做完第二遍真题后已经是十一月底了。这个时候才觉得材料力学刚刚上手,当然也有不会的问题,但是对它的兴趣日渐浓厚,主要是因为对它仅仅掌握了吧,人们总是对未知和不能掌握的东西充满怯意,而一旦征服掌控这些后便会加倍欣慰。这时距离考研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简单梳理了一下自己这三个月来的复习效果,只剩下超静定题型掌握的不是很好,其它的还可以,这时就拿出了几天的时间重点突破一下,又把手头上关于这方面的资料重新看(做)了一遍。


之后就是第三轮真题演练了,这个时候做真题的速度和质量都已经上升几个台阶了,细节尽量完美,比如画图,步骤等,好习惯一刻不能放松。一套试题完整做完也就是两个小时,顺利的话一个半小时就够用。当然,真题我做了三遍多一点,有时间的话可以再多做几遍,课后题再拿出来练练手,也算是对真题的一个补充,这样可以多掌握一些题型,即使考试中见到了那也是驾轻就熟,一举攻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