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跨考教育背后的生意经 旗下14家子公司8家已注销,“天价考研保...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科协议价格”一栏里可以看到如果报名课程后考研没有“上岸”还可得到学费退款,在“进入复试未录取”和“未过复试线”两种情况下获得的退款额度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科协议价格”一栏里可以看到如果报名课程后考研没有“上岸”还可得到学费退款,在“进入复试未录取”和“未过复试线”两种情况下获得的退款额度不同。

(考研机构老师向记者提供的课程方案)

此外,在对方向记者提供的学科招生简章中,最贵的一个VIP协议班价格高达19.8万元。而针对没考过退费事宜,上述机构老师向记者表示,会于复试成绩出来后在6月30日之前统一提交名单,8月30日即会处理完毕。

(考研机构老师向记者提供的课程方案)

公司现金流压力巨大

事实上,这并不是该机构和公司第一年遭遇现金流问题了。在2019年报名跨考教育集训营课程的杨小姐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理应在2020年复试结束后便收到的总计9000元的协议退款费用一直被机构拖欠,直到2021年的10月才全部到账,而自己遭遇的“退款难”现象在当年就已并非个例。

在杨小姐向《华夏时报》记者提供的其与机构老师微信聊天记录里,记者看到在杨小姐多次联系机构老师协商退款事宜,机构老师多次借词卸责,并在一次对话中表示:“实在不好意思哈,确实因为疫情今年的收益不是很好,账面上没有足够的资金解决退费的事情。目前领导也在想办法,已经转让一个分公司的股份出去了,但是手续还没有办理完账还没有打过来。”

(受访者提供的聊天记录)

据洪涛股份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北京尚学跨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3305.09万元,同比减少29.85万元;净利润亏损138.42万元,同比增加54.52%;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下降277.17%至-45.00万元,可见尚学跨考的现金流压力的确不小。

在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于2021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发布管理的通知》中已明确要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内容不得出现“快速取证”“免考包过”“考不过退款”等对教育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关于培训机构考研承诺“考不上就退费”这个现象,蒋永红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这其实是培训课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机构进行的一种营销手段。机构赚的钱其实是那些考得上的学生的高额学费。尤其是分门别类地把退费的标准分为能参加复试没录取与不能参加复试,证明了他们赚的钱有一部分是依靠劳动外的偶然性。

同时,蒋永红建议考研学生远离这种把营销当盈利的主要手段的培训机构,因为他们只对学生的钱的安全负责而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不负责任。

斥资2.35亿收购,产生商誉2.39亿

天眼查App显示,跨考教育关联公司为北京尚学跨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法定代表人独军玲,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其控股股东为A股上市公司深圳洪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0%。

目前,跨考教育旗下共有8家全资子公司,并且在上海、南京、武汉、成都、郑州等地设立有14家分公司,其中8家分公司已注销。风险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北京尚学跨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3次被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总金额21万余元。今年3月,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该公司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列为“老赖”。此外,该公司还存在多个终本案件信息、限制消费令,未履行金额共15万余元。

2015年,在自身现金流就不佳的情况下,洪涛集团使用自有资金收购上一年营收亏损的尚学跨考。该笔收购时,尚学跨考净资产-353.8万,但收购价格高达2.35亿,产生商誉2.39亿,商誉比收购价格还高。

彼时,尚学跨考承诺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4600万和6000万,但是实际上却只有2016年兑现了业绩承诺,在2019年甚至还亏损了3043.3万元。

年报显示,洪涛股份2021年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降2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2亿元,同比增37.05%;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172元;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约4.57亿元,同比减少41.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7958.2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02.98%;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576元。

分行业来看,2021年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分别营收4119.24万元和9015.12万元,较上年分别同比降低40.54%和70.07%。

截至2021年末,洪涛股份资产负债率69.35%,货币资金5.54亿元,短期借款高达15.88亿元,继续维持每年货币资金均无法覆盖短期借款的局面。

除了疫情的影响和银行贷款融资成本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增长,尚学跨考的经营业绩下滑也成为了洪涛股份2021年整体业绩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洪涛股份表示,因教育政策以及疫情原因,公司子公司北京尚学跨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业绩下滑,经公司审慎测试评估,对子公司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