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研占座,道德谴责有用吗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2018年12月23日,2019考研刚刚落下帷幕,2020考研大军已经奔赴战场。今天,话题#考研结束下届学生狂奔占座#登上了微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2018年12月23日,2019考研刚刚落下帷幕,2020考研大军已经奔赴战场。今天,话题#考研结束下届学生狂奔占座#登上了微博热搜,一段来自郑州大学的视频资料中,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刚刚结束,不少2020年考研学生便百米冲刺一般跑到自习室占座。(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在日常认知中,座位是公共资源,私自占有并不符合公序良俗。在考研热的社会背景下,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而高校开放的考研自习室又极其有限,自习座位对于考研人而言就成了稀缺资源。笔者认为,如果真的为了学习占座,可以理解但不提倡,而对于“占座不坐”的空置座位行为更要坚决反对。面对考研占座,绝不能只是道德谴责,占座问题的解决最终还需学校出手予以规范。

细数近年来的疯狂占座行为,可谓怪招频出。从铁链、砖头、占座锁、通宵占座,或者用大胶布粘得严严实实,或贴上狠话“考研占座 重占拼命!”的雷人字眼,考研占座描绘了考研背景下考研学子的心理状况。殊不知,这也将象牙塔变成了抢座战场,着实令人大跌眼镜。

面对考研占座,很多学生都是在无奈中积极参与着。为什么一届又一届考研人对考研占座如此执着?第一,考研自习座位资源有限。以郑州大学为例,2020年考研学生的所谓“占座”占的是2019年暑期自习座位。由于暑期学校仅开放少量教学楼作为考研自习室,那么这些教室的座位无疑成为稀缺资源,学生的占座之举实际上是出于对有限学习资源的无奈。如果学校开放的自习室座位足够,恐怕没人会去占座;第二,稳定的座位能够为考研学子带来多方面收益。首先,考研用书较多,稳定座位能够长期存放考研用书,省去了每天搬运的麻烦;其次,稳定的座位省去了学生每天寻找教室及座位的时间成本;再次,整个考研教


室的学习氛围以及考研自习室中的信息交流都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优势。

占座现象,每个学校都存在,只是程度各有不同。占座现象的根本矛盾是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相对旺盛之间的矛盾。而这里还存在一个矛盾,就是自习室座位利用率的问题:不乏学生占了座位而不去上自习,造成座位资源的浪费。要解决占座矛盾,笔者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优化考研自习室座位的资源配置。大多数学校无力增加更多的座位资源,故优化座位资源的分配就成了缓解座位供需紧张的主要手段,例如有的高校采用实名制座位预约系统来防止座位空置并且提高座位利用率,就取得了较好成效。

面对考研占座现象,仅仅高呼“考研占座不可取”“座位是公共资源,私自占有是不当行为”来进行道德谴责并不能解决问题。在考研占座中,需要反思的绝不仅仅是占座族,更重要的是校方站在学子角度考量,找到符合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的解决措施。在考研占座之风一时无法有效遏制的背景中,大学作为教书育人之地,理应承担起相应的监管与疏导职责。否则,考研占座仍会是一年一度的新闻。

文/郑翅(郑州大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