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19届学姐,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一般来讲,提起复习都会认为是复习有关“初试”的内容,也就是所谓参考书目的复习,复试的部分等到初试

大家好我是19届学姐,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一般来讲,提起复习都会认为是复习有关“初试”的内容,也就是所谓参考书目的复习,复试的部分等到初试结果出来以后进行。但如果仅仅针对北大的初试,仅仅熟悉参考书目的部分是差很多的。个人看来去年的专业课古代文学论述屈原对后世影响和宋以前小说对宋及宋以后小说影响这两道题其实和复试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都要结合答题者的个人见解。同时,北大公布成绩和复试之间的时间间隔比较短,不足一个月,而复试又仅仅包含面试,这对应考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其实很高,而专业方面又欣赏应考者的独立思考,因此对材料的理解其实在初试的准备阶段就已经要开始了。

因此我将考研复习分为五个部分:教材(参考书目)、论文(领域内最新的研究动态)、专著(经典的研究成果)、原典和思索(自己对

文学史各种材料的综合理解),其中论文和专著我没有办法预测,毕竟我也不可能知道老师要考啥。但这里要首先强调两种与知识无关的复习,运动和社交。不论考研日程多么紧张,这两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缺乏运动会造成身体素质的下降,表现为易病、亚健康和易疲劳,这些实际上都对复习的效率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如适当投入时间成本在运动中,每天保证30分钟的有氧运动;另一方面,在长时间高效率学习后,大脑内积累的二氧化碳较多,给人疲劳嗜睡的感觉,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运动,能够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恢复疲劳,保证晚间的学习效率。

至于社交,长时间单独面对课本和其他文字材料,会造成自己的思维比较单一,每种思维都有自己的程式化忽视的部分,这对考研来讲还是非常致命的,尤其是北大考题数量少,风险比较大,因此需要我们适当的与他人交流,活跃思维,打破定式。同时也为复试做准备,出色完成面试的基础是良好的交流能力。

除了各自的直接功能之外,社交和运动还有一个决定生死成败的(这一点也不夸张,北大古代文学一年只统招两个人,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有多大我想大家明白)附加功能,那就是心理疏导。考研的过程其实充满很多问题,时间也非常漫长,非常容易产生对自己的怀疑,尤其是多次参加考试的同学和本科跟北大相比不是那么出色的同学,甚至产生压抑,这种状态当然可以理解,但是不管从复习的状态还是直接投入的有效时间来讲,都对考研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完全依赖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来走出困境是比较低效的,远不如运动和社交见效快效果好。我很庆幸我能遇到北大的研究生学姐,她的全程辅导和心理疏导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当时通过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联系上学姐的时候我还半信半疑,事实证明,报班请学姐辅导是很明智的选择,我也不害怕让大家知道我是怎么考上北大的,成功了就证明一切都是对的。

因此还是建议大家每天跟研友/家人/朋友/老师出去散散步,聊聊天,可以顺便聊一些时政的话题,或者专业学习上的问题,又或者用英语交流,就当准备考研专业课和公共课了,能够有效减轻消耗时间成本的焦虑感。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考研时应当注意的方面有七个,运动、社交、教材、论文、专著、原典和思索,除去个人思考应当融入在对教材、论文、专著和原典的一系列准备过程之中外,其余六个部分都应该放在日常的安排中。我个人不想推荐一个很严苛的作息时间表,每个人的作息习惯和个人体质不同,要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时间点来完成这个计划,这里只是一个时间比例大家可以根据描述安排。

另外大家也应当注意自己的学科基础,如果觉得初试还是比较吃力的话,可以停掉英语文献阅读、压缩汉语文献阅读时间来复习专业课,但千万不要省略原典的阅读和背诵,个人经验之谈,学姐和我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首先是学科复习方法和时间安排。

1.专业课教材复习

这个大概是大部分同学最关注的的部分了,我也会详细讲一下。这里采用的格式是教材书名+补充论述,会只挑我觉得有特别使用方法的书来讲。

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专业课一基本就是靠这一套书了,不算薄,四册,内容极其庞杂,如果你不放心还要加上游国恩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那记忆确实是一个非常夸张的工作量了。但我这里提醒一下袁版文学史的编辑思路就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所以如果文学作品积累比较丰厚,完全可以以记作品支撑记知识点。

以周邦彦为例,作为北宋成就最高的词人(综合艺术水平、文学史贡献和文体学贡献),周邦彦在教材中的艺术特点包括如下几点:1.由直叙变为曲叙,时空上呈现回环往复的跳跃性结构。2.增加叙述层次,将一丝情感向外扩展,层层烘托刻画,使情感毫发毕现。3.化用前人诗句,浑然一体,一首词中往往多处运用。4.音律和谐,长于自度曲。5.善用拗句。我的记忆方法是,记住教材中举例所用的三首词,即《兰陵玩·柳》,《六丑·蔷薇谢后作》和《西河·金陵怀古》,推荐全背,如果不行《兰陵王》和《六丑》选择一首背,《西河》至少记住几个化用前人诗句的句子。这样你的记忆量就变成了周邦彦、兰陵王、六丑和西河十个字,和“五”这个要点数量。兰陵王对应回环往复的跳跃结构,六丑对应层层铺叙,西河对应化用诗句,六丑对应自度曲,拗句随意背下来几句就好了。论述时还可以引用原文,提升答题的质量。如果想要把周邦彦的题材特点也记住,只要多加一首《苏幕遮·燎沉香》替代课本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即可。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跟学姐推荐的《中国文学史》配套使用,这套书作品概述和分析更加实用,作家章节结束后还附有后代的评论,太适合备考了。问题是和课本上选的作品有不小出入。建议尽量多读几遍,背得越多越好。忘记了是哪几所大学的古代文学要考五十道默写题,如果有同学发现自己要考的就是那所大学,要特别留意一下这本,有朋友劝我带备考的同学复习,所以看了看其他学校的一些初试题目,实际上默写和作品解释题目从来没有超出过这本书的范围。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这是很适合用来抬杠的一本书,我下边会讲思索部分的几种方法,其中批驳部分,大家如果没有目标的话可以挑挑这本书的毛病。当然,这个并不是因为书的质量不好,而是中国传统文论在“名”这部分太欠缺了,专有名词和概念定义极其混乱,而且多以主观感受表达为主,系统论证较少,这也限制了古代文论的发展水平。只能说这部分就这样一个现状,故而也很适合去批驳。

但对于初试来讲,张少康的这本书主要是用来作为出题的材料,以文学理论批评作品的原文作为题干,要求我们对作家作品进行解读,并论述为什么文学评论作品要这样评价这些作品。所以重要的是以每个理论批评者的角度理解他的艺术主张,同时要熟悉被评论对象的文本。即依旧要与《资料简编》结合使用。今年的马致远那道题我就因为一时拿不准《汉宫秋》那段反复顶针的唱词是不是背对了而非常难受,虽然下了考场再看其实背的没问题。

当然这本书还有一个进阶用法,作为考古代文学的同学,理解过历代文学批评者的理论和主张之后,完全可以选择其中一些比较认可的(例如神韵说、格调说、风力、兴象、滋味等等)作为自己答题的标准,用来回答作品赏析类的题目,甚至引用一些评论原文,这样会使你的答案看起来理论程度更高,更加接近文学研究的思路而不是单纯的个人感受而已。

胡经之《文艺美学》。虽然美学感觉上基本没啥科学理论体系,但是架不住分析讨论文学作品真的要用,虽然不是每年都考,但基本上两三年还是要考一次的,也容易考简答题,所以看一看比较好。今年的文学基础考了审美体验,就是这本书里边的。

董学文《西方文艺理论史》。基本上作用就是作为答题的理论依据,但是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基础是对文本的重视,这个其实也是我们答题和研究的首要准则因此虽然不直接考,推荐还是读一下的。

崇文书局《中国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学姐推荐的,这一本练习册综合性很强,讨论深度也比较深,学姐告诉我他比较接近北大的命题思路,总体来说崇文书局的这一套教材配套习题集质量都很高,但其他科目用来对付文学基础有点过分了。所以这本之外,各位最好是根据跟人情况谨慎判断用哪一本。

其他的范围都在文学基础中考,根本考不了这么深入,所以了解就好了。这方面我今年确实用力过猛,把不少精力用在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思考中了,太浪费时间而且对初试而言性价比不高,险些不过单科线,大家按照学姐的推荐看书就好了。

另外我跟学姐有一点见解不同,学姐认为北大初试读北大教授的研究著作意义不大,如果要读最好还是读鲁迅、闻一多、茅盾这一类经典的学术泰斗的作品。历年小说考题的情况已经提过了,今年文学基础里边诗经的论述题其实就是闻一多的原话,评论《芣苢》那首诗的,我偷懒没有背,后悔莫及。而且对初试来讲,著作和论文始终是辅助,课本相对而言更加重要一点。

另外要强调一点,就是初试的试题经常很诡异地跑出来一个你在教材里没有见过的,比如今年古代文学的名词解释“拟晋唐小说”,文学基础的“元嘉体”、“深描”,去年的“王鲁说”等等。拟晋唐小说出自《中国小说史略》(第n+1次,请大家务必读一下),元嘉体出自沧浪诗话,王鲁说理论上出自何休,在《中国古典文献学简史》里边蜻蜓点水般地出现过一次,还算是文学领域的概念,那么深描这种人类学理念我觉得大概是想不到回去复习的。所以参加复试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心态要好,反正考到这个程度,要难都难,要不会都不会。北大这种选拔性考试,你只要比别人分高顺便过个单科线就可以了,今年我看到有的同学公共科目和专业分数都不错,专业二是个位数的分,我觉得还是很可惜的,因为结果上看,今年文学基础90多分的一大把,甚至都不能算低。

2.个人思考

好啦这个应该是我这个帖子最有价值的部分了。通过我个人的复试经历还有对初试题目的感觉,在北大考研讲究方法有专业性的指导意见真的太重要了。不过一般来讲怎么有价值地发下问题是我国大学教育基本为零的一个方面,我这里推荐几种我自己的思路。

(1)比较。

我们在阅读大量专著和论文之后会发现其实大家关注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而各家的观点必然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将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集中起来,说明具体争论的点是什么,判断各方优劣,就是一个比较简单入门方法。

这里有一个进阶的技巧,就是任取两个观点,相似性极高或极低均可;如果极高,就分析两者有何不同,是怎样相互影响的,谁的观点更加正确一点;如果极低,就反过来分析两者有何相同之处,两者的争辩是否成立。

比如我的《帝俊考》中就比较分析了帝俊身份的帝喾说和帝舜说,最后得出结论是两个都不靠谱……

(2)历时。

以时间为轴线,将有联系的作品、理论联系在一起,讨论其发展变化的过成,也就是所谓文学史的观点。这种方法比较利于归纳文学史的发展轮廓和脉络,确立作品、作者或者理论的历史地位。

例如纪传体体例的发展形成过成,包括卜辞、尚书、金文、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和史记这样几个(类)作品,顺便分析了各个作品的思想特点,然后复试的第一题就用到了……

本人另外的一些课题包括:汉赋的发展历程(包括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杨雄和王褒、纪行赋、述志赋,京都赋和抒情短赋几个阶段),近体诗的形成过程,中国小说创作形态的演变、近体诗的形成过程、发愤著书说的发展过程、文以载道说的发展过程、格调说、神韵说、性灵说等等,大家可以尝试这样的问题并且自己开拓一下。

(3)批驳。

针对现有的成说,包括他人的观点和学术界主流的观点,结合原始文字材料,判断这些情况是否属实。(当然要以找不属实的地方为主啦。)

例如我在看沧浪诗话“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具正法眼者,是谓第一义。若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等作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学汉、魏、晋与盛唐诗,临济下也。学大历以还者,曹洞下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之语,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吾评之非僭也,辩之非妄也。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诗道如是也。若以为不然,则是见诗不广、参诗之不熟耳。试取汉、魏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晋、宋之诗而熟参之,次取南北朝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之诗而熟参之,次取开元、天宝诸家之诗而熟参之,次独取李、杜二公之诗而熟参之,又取大历十才子之诗而熟参之,又取元和之诗而熟参之,又取晚唐诸家之诗而熟参之,又取本朝苏、黄以下诸公之诗而熟参之,其真是非亦有不能隐者。倘犹于此而无见焉,则是为外道蒙蔽其真实,不可救药,终不悟也”这一段的时候,发现严羽并没有提及禅之义和诗之义的关系,但很多观点认为严羽就是将禅的审美特征作为诗的审美特征,所以大胆假设,以禅喻诗在严羽这里仅仅是一种类比式的说明方式,并不意味着诗歌和禅的美学特征有什么相似之处。做过笔记之后发现,郭绍虞先生在接下来的辨析之中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这个问题,并且分析了后世有关诗禅关系的各种观点,然后说他们的观点虽然有参考价值,但实际上都是对严羽观点的误解……

(4)分析。

一旦发现问题,那么就可以讨论了。只要针对你提出的问题(现象)进一步的讨论其成因就可以了,比如,为什么爻辞、尚书、左传、战国策和史记的思想特点不同,讨论的深度自然也就加深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