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择校】低调有实力的法学院有哪些



??

编者按:大多数法科生来说,无论是在本科还是考研择校阶段,考虑最多的往往都是“五院四系”、“清北人政贸”、“复交”等,但殊不知还有一些低调的法学院,他们高考的录取分数线

??

编者按:大多数法科生来说,无论是在本科还是考研择校阶段,考虑最多的往往都是“五院四系”、“清北人政贸”、“复交”等,但殊不知还有一些低调的法学院,他们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在各省都位于中上游区。法学专业依托于本校其他学科优势形成专属特色,相较于传统政法强校考研过“千万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竞争,这些院校无论是从未来工作生活地域选择,还是学校背景提升,都不失为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继上次盘点之后青苗再度推出14家不被大多数同学了解,但各具特色的法学院,敬请关注。



一、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




(一)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自1979年即开始招收法学本科生,是全国较早设立法学专业的高校之一。经过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在学科建设、教学资源和教学实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2012年入选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03年设立民族法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00年设立经济法硕士学位授予点,2001年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设有经济法、宪法学与行政法、民族法学、法律史、法理学、民商法、诉讼法、刑法、国际法九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在职法律硕士、全日制法学法硕和非法学法硕专业学位授予点。本科设有法学、法学(法学与英语)、法学(藏语基地班)三个专业方向。目前,学院已建立了本、硕、博多层次办学体系,在校学生1300多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60名,专任教师52名,其中教授18名,副教授2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42人。专任教师中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一人,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一人;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一人;北京市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一人;北京市高校英才计划入选者一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一人。近些年来,学院教师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法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300余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和司法部等项目7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0多部。


法学院与国外、境外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现与美国、英国、韩国、加拿大、法国、瑞士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学者互访、合作研究、交换图书资料以及互派学生等活动,每年都有派往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学习交流的教师和学生。


法学院教学工作特色鲜明,目标明确,成效显著,本科教学管理科学规范。作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的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依托于基地这一平台,加大投入,强化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卓越法律人才。另外,法学英语方向培养出了一批法学基础扎实、英语应用技能过硬的复合型实务人才,已经成为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育的招牌。在历届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中,以本科生为主体组成的中央民族大学代表队多次获得佳绩。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夺得该项赛事中国赛区一等奖,代表中国赴美参加比赛,成绩优异。同年底,在由北京市教委组织的首届北京市大学生高校模拟法庭比赛中,法学院代表队荣获冠军,在近几年的比赛中也是连续获奖。学院在各地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寒暑假集中实习和毕业实习创造条件。学院设立的“法学名家系列大讲堂”与“法律实务大讲堂”,既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又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技巧。



(二)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2012年成立,是中国法学教育体系中一支年轻的力量,其前身为成立于1995年的北京交通大学法律系,为理工科院校中最早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的高校之一。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历史积淀深厚。“南洋公学”作为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早在20世纪初就开办了政治特班,教授宪法、国际公法等专业法学课程,1921年成立的交通大学北京学校经济部铁路管理科课程体系中专门增加了国际法等法学专业课程,按欧美培养通才的方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代表中国指控日本战犯罪行的检察官向哲浚教授就曾在我校教授国际法学课程。


法学院以“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为导向,以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主体。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招收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等五个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同时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此外,法学院与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合作分别招收经济法、信息安全与保密法、运输与物流法方向博士研究生。法学院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在本科层面,专业主干课程全部实行研究性教学,并开设专门的“法学实验班”,部分课程开展全英文和双语教学。研究生层面,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设置了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法律专业特点,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职业人才,法学院在北京市设有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京都律师事务所、西城区司法局、丰台区法律援助中心、海淀区律师协会、中建二局、中铁建国际集团公司为代表的近20个专业实习基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学院自1995年建系以来毕业学生已达两千余人,另有各类培训生、进修生、函授生等数百人。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优秀人才。


法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品质一流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4名,讲师9名,教学辅助和行政管理人员12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有26名。此外,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我们还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兼职导师队伍。


目前法学院设有公法学系、民商经济法学系、国际法学系三个系,并建有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路法研究中心等研究单位。这些研究单位在各自领域均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并且通过开展学术活动,为法学院营造深厚的学术氛围。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扩大对外交流规模,提升对外交流层次,拓展国际合作项目,在法学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与台湾地区的真理大学、东吴大学、新竹交通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每学期互派交换生;与美国圣约翰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廉玛丽学院、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等在LL.M.法律硕士双学位项目、教师互访、科研合作、暑期项目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依托学校交通运输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具有交通运输法专业特色的国际合作项目,争创在交通运输法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三)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没有独立的法学院,法学专业隶属于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其法学学科于1994年经原国家电力部批准设立。2006年获得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2011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2012年,诉讼法学入选河北省重点学科。学科点拥有专职教师25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4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名,拥有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学科点教师中有7人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有7人在各级学会担任理事以上学术职务,其中周凤翱教授担任中国法学会能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学科点设有校级研究平台“法学研究所”、“能源资源环境法律研究中心”、 “能源法研究所”、 “电力企业法律实务中心”、“电力立法研究中心”、“廉政研究中心”等6个院级研究平台。北京市依托本学科点设立的“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是全国首家开展能源决策研究的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科点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课题3项,UNDP等国际组织、美国能源基金会等国外机构、司法部重点课题等省部级课题、横向课题127项,项目经费1120余万元;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发表CSSCI刊源论文一百余篇。


华北电力大学法学学科以优势学科诉讼法学和特色学科能源法学为龙头,以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为支撑,依托学校的“大电力”学科体系,建设主流研究扎实、特色研究领先,能够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法学学科。坚持集中力量发展诉讼法等传统学科,同时兼顾能源法、电力法等特色学科,协同创新、共同发展。适应依法治国战略需求,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和司法改革研究为重点,建设国内有影响的诉讼法学;应对能源全球治理的挑战,以能源立法研究为主线,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能源法学。提升整个法学学科对国家相关立法、司法以及对能源电力行业的理论研究水平、人才培养水平和法律服务水平,促进法学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学科承担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国电集团等能源电力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课题26项,承担培训任务17项、4000余人次。



(四)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隶属于文法学部。文法学部成立于2013年6月,是中国传媒大学四个学部之一,由文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学院、政法学院、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挂靠)等教学、科研机构组成。文法学部秉持"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的理念,突出基础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专业布局,并与传媒领域相关学科交叉融合,重视人文素养教育,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满足厚基础、宽口径的社会人才需求。同时,为全校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和智力支持。随着近年来文娱市场的发展,中传法学邀请业界知名娱乐法律师作为实务导师开设课程和讲座,增强对学生娱乐产业争议解决典型案例的实务教学,愈发坚定地朝着娱乐法方向发展自身特色。


"十二五"期间,文法学部多名教师荣获全国、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优质示范课15项,精品课程2项,国际课程1项,优秀教学团队2个,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取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50余篇,其中被CSSCI收录近800余篇,获得各级奖励20余项;出版著作100余部,获得各级各类奖励30余项。


(五)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1994年创办法学本科教育, 2008年正式成立法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坚持“法律+科技”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法律人才,现已形成法学本科、双学位、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及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乘风者抟扶摇而上”,法学院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学科优势,坚持法学特色学科带动主流学科整体发展的思路,以夯实的基础力求全面发展,近年来,根据国家重点战略需求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规划,法学院重点建设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智能科技法律研究中心、国际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等研究平台,带动国际法、民商法、法理学和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环境法等学科协调发展。


“不拘一格育人才”,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教学特色提升人才质量。学院注重国防科技、人工智能、网络科技与法律的交叉融合,设计了一系列“法律+科技”的特色课程。法学“法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获得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院获批教育部“法律实践教学基地”项目,通过与20多家政府单位共建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立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加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多次在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知识产权模拟法庭竞赛获得冠军和最佳辩手。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科实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法学院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法学院和法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国家留学基金第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项目”承担单位,学院每年选派学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短期访学或攻读学位。学院每年邀请国外知名教授参与教学,同时设立国际法全英文专业,课程对所有法学专业学生开放。


“直挂云帆济沧海”,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将在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矢志奋进、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法天法地、弘道弘仁”的院训,共同铸就了北理法律人文理兼修的独特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面向未来,北理工法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力争走向全国法学院校的前列,创建一流法学院!



(六)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文法学院是北京科技大学覆盖学科门类最广泛的学院,包含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公共管理等多个学科。多年来,学院积极倡导“宽容与和谐”、“学习与研究”的精神,力争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并进,努力在理工科大学开辟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事业,逐步形成学院自身的办学特色。文法学院设有公共管理系、法律系、社会学系、艺术教育中心等教学研究单位,学院代管的教学科研机构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公共管理(MPA)教育与管理中心、法律硕士(JM)教育与管理中心等。


学院已形成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院设有行政管理、法学、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含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社会学、高等教育学、科技与教育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科技与教育管理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公共管理硕士(MPA)和法律硕士(JM)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是全国首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院校。



(七)南开大学法学院


南开大学从1919年建校起,本着“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指导思想,强调法律、政治、经济等多学科密切结合。在南开大学的历史上,法学学科先后隶属南开大学的政治经济学院和法商学院。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著名学者和法律专家梅汝璈、徐谟、肖公权、王赣愚、张金鉴等先后任教于南开。1980年,南开大学建立法学系,首任系主任潘同龙教授。1985年,著名法学家李光灿教授调入南开大学,领衔成立了南开大学法学研究所,并担任名誉所长,法学家吕世伦教授担任首任所长。高尔森教授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国际经济法研究,自1985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95年成立国际经济法研究所,高尔森教授担任首任所长。南开大学于1994年按法学门类组建包括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内的法政学院,于2004年5月按法学一级学科成立法学院。现任院长付士成教授。


南开法学于1984年获得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天津市法学一级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是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之一和“985工程”建设项目单位。


学院有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22人(其中博导20人),副教授24人,讲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人,占教师总数的95%。其中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育部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入选者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南开大学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天津市优秀法学家当选者3人、天津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当选者11人。学院现有计划内在校生804人,其中本科生452人,硕士研究生317人,博士研究生35人。另有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300余人,研究生课程班学生100余人。


法学院整体研究实力较强,科研成果显著。本一级学科点九个二级学科都具有一定特色,整体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在国内处于先进行列。国际法和法律史的研究水平居于国内前列,一些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学院教师连续出版“南开大学法学院学术文存”,主编“国际商法学术丛书”。学院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38篇,出版专著(不含教材)28部,获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12项。近三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38项,到账科研经费726.51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445.48万元。


法学院依托南开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环节都以养成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为核心,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职业人才。学院在天津市有16个实习基地,自2001年起教育部在南开大学设置“经、管、法”试点班,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


法学院注重国际学术交流。通过客座教授、学生交换、教师访问、开展国际讲习班和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2006年以来我院每年与美国Oklahoma ?City ?University互换20-30名学生到对方院校学习与交流,并考察对方国家的法院律师事务所及相关法律机构,从2013年起,天普大学每年接收四名我院学生作为免学费交换生学习半年的法学课程。近年来学院举办了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2008年年会、中国国际私法学会2010年年会、中美比较法国际研讨会、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11年年会、第十期全国判例研读沙龙、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2013年会、2013年度东北亚法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等十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二、东三省地区



(八)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于1998年由市场经济法学院与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的国际海事专业合并而成。现有一个法学本科专业(下设海商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两个方向),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海商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四个二级学科方向),法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海商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刑法学六个二级学科方向)。自1985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原国际海事专业)至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本专业2007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示范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被评为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法学专业名列第一名。2015年获评首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2019年,法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本专业1998年取得国际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被批准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取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当时全国38所具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国际法学、民商法学为辽宁省重点学科,《海商法》《海商法纵横谈——以历史和影视为经纬》分别为国家级慕课和视频公开课,《海商法》和《国际贸易法》课程为辽宁省精品课,《商法学》、《国际法学》为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民商法教学团队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法学学科被我校认定为学校重点发展的主干学科、学校“双一流”建设重点支撑学科。法学院下设海商法系、国际经济法系和基础法系三个教学系。


根据学科和科研发展,法学院组建和成立了20多个研究中心或研究基地,夯实了研究基础,其中,省部级以上研究中心(基地)7个,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海事法官实践培训基地、中国海事政策法规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辽宁省重点人文基地、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法律研究中心、辽宁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最高人民法院海洋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辽宁省海商法研究会、辽宁省港口及航运发展研究基地;市级研究中心(基地)3个,包括:大连海事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大连自由贸易(港)区司法研究中心和大连海事大学海公法研究中心;另有大连海事大学海法研究院等16个校级研究中心。此外,法学院还与40多家实务部门签订了实习基地。以上机构和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和实习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学院拥有一支多学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向复合型师资队伍,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法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18人,讲师24人,具有博士学位64人,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和具有国外研修经历的40人,包括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1人,国际海事委员会提名委员1人,中国法学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1人,交通运输部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3人,辽宁省杰出资深法学家1人,辽宁省中青年杰出法学专家5人。此外,学院还常年聘请外籍法学专家任教。学院教师荣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大连市优秀著作、论文奖等百余项奖励。


法学院重视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立法实践,曾主持、参与起草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等多部法律;多次作为中方代表团成员参与国际海事立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和交通运输部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重大项目八项,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教师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SSCI、CSSCI、中文核心期刊等中外文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百篇。法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设有设施完备的教师办公室、硕士研究生教学室、博士研究生教学室、研究室、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案例研讨室、大小会议室、职工活动室以及藏书5万余册、学术期刊100余种的资料室,另外,学院还主办《中国海商法研究》等刊物。


学院注重加强国际间的教学合作与交流,先后与英国斯旺西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英国埃克赛特大学、英国剑桥社会科学中心、美国杜兰大学、意大利热那亚大学、韩国海洋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法学部、西班牙马拉加大学、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建立了学术交流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关系。目前,学院每年聘请数名国外著名教授长期在学院担任专业课程的讲授,并定期邀请拥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外国专家学者来学院就不同专题进行系列短期课程培训。通过对资深外籍专家教授的长期聘用与短期邀请,学院力求与国际接轨,打造拥有全面多法域视角以及一流外语能力的高端国际型法学人才。



三、长三角地区




(九)同济大学法学院


同济大学法学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5年与德国合作培养的法政科学生。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正式成立法学院并当年招生。初创的同济大学法学院名家汇聚,首任院长胡元义是当时全国仅有的34名“部聘教授”之一,徐道邻、谢怀栻、陈盛清等也是声誉卓著。首批招收的学生于1949年3月毕业,是同济大学历史上第一批文科毕业生。1949年9月,顺应全国性高校院系调整需要,同济大学法学院整体调入上海其他高校,法学教育在同济大学一度中断。1994年,同济大学复建法律系。2009年,同济大学正式恢复法学院建设。


新时期的同济大学法学院是国家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上海市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主要由教授或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学院坚持为每名学生精选个人导师,倡导吸纳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同济法学学科现有教师几乎都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其中许多教师具有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教育背景或访问经历,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院每年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短期讲座。


同济大学法学教育以“培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为总体定位,依托学校对德交流合作的传统以及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形成了德国(欧洲)法、城市建设与治理法制、科技法等特色方向,与汽车学院、交通学院联合进行无人驾驶的法律问题研究,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进行建筑与规划法的研究,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开展环境法方面的研究等。2014年开始,作为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学院与土木工程学院等联合开设“土木—法学”班,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理工科学知识的法治人才。2018年首届学生毕业,获得“土木工程”和“法学”双学士学位,备受用人单位青睐。


同济大学法学院注重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供到国外学习交流机会。学院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建立了硕士双学位项目,与海德堡大学、波恩大学、英国肯特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美国佩斯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互免学费的学习交流项目。学院定期开设暑期学校,激励学生赴国外进行短期学术交流。最近几年毕业生国外深造的院校包括: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海德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波恩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肯特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




(十)中国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学校为实施“双一流”建设发展战略,完善高校服务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事务管理创新而成立的新型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学院目前拥有公共管理和法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学科已形成了与国家公共管理事业发展战略相适应,与学校整体学术取向相匹配,与相关学科优势互补,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特色。主要包含行政管理、传媒管理、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公用事业管理等方向。法学学科依托各类平台和“科技法律诊所,”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结合。主要包含知识产权法、科技法、民商法、社会法、经济法等方向。


学院设有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以及政策科学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国际事务研究中心、亚太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公共经济学研究中心、科技法学研究室等研究机构,同时还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安徽)基地、国家版权教育示范基地、专利代理师国家考点等国家级平台。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重视英文课程建设,已与世界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接收来自“一带一路”3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留学生在我院学习深造。同时,学院注重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利用现有平台,与中国科学院、安徽省、国家有关部委等合作积极开展各类高端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口碑。此外,学院承办的《科技与法律》杂志是科技法领域的重要期刊之一,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19年顺利进入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四、长江中游地区




(十一)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是列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府。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于2001年元月正式成立。其学科基础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三所高校所属的法律学科整合组建而成,并大力引进优秀师资。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罗玉中教授出任法学院首任院长。法学院现有50余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20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和博士学位攻读者占教师总数90%以上。在教师队伍中,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职务者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者2人,荣膺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者1人,湖北省历届“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者5人,入选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岗位者2人,二级教授4人。法学院大力提高专任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在科研、教学第一线的实践锻炼中得到学术成长,基本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师资体系。30余名海内外著名法学家受聘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法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置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拥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授权点,分设法律实务班、知识产权班、财税金融法班和法律硕士(法学)班等;本科层面设置法学专业,历届法学专业班级连续多年被评为“全校优良学风班”;在不断加强以英语作为第一外国语的法学本科教育的同时,2003年起在全国法学教育界率先探索建立以德语作为第一外国语的法学专业本科班,实施“小班教学制”,延续至今,影响深远;同时面向武汉地区重点高校招收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学士学位班和第二专业辅修班。此外,法学院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全国法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开展知识产权方向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五家试点单位之一。


法学院分设法律学系、科技法与知识产权系,各类教学研究机构覆盖了全部法学二级学科;同时,建立了人权法律研究院、科技法研究所、近代法研究所、法庭证据科学研究中心、法制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机构。其中,科技法研究所是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全国高校科技法研究会会长与秘书长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法学会会长与秘书长单位,2001年成为华中科技大学设立的首批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成为武汉市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武汉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2005年成为985工程“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重要学科平台,2009年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2012年成为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的“全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2013年成为武汉市知识产权局、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设立的“武汉市青少年知识产权素质教育校外辅导员基地”,2018年成为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湖北省人大“湖北省地方立法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2019年获批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法学院始终致力于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学术品格的塑造,关注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关涉国计民生的重大现实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实施过程中寻求学科新的切入点、立足点和增长点。大力促进各项科研教学活动与国家的法制需求相结合,加强学科前沿性、

战略性、应用性问题的研究。积极参加国家立法规划、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的研究制定工作,使法学院为国家机关提供重大决策参考的咨询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参与国家立法、地方立法、湖北省暨武汉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法制政策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主持的代表性课题有: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战略研究第18专题《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制定专题研究;国家和地方立法研究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草案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草案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草案研究》《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法律专题研究》《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条例草案研究》《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立法修订研究》《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立法修订研究》《武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研究》《武汉市知识产权促进条例立法研究》《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至民国徽州合同文书的辑释与研究(1664-19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国家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知识产权协调保护与管理研究》,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课题《诉讼监督效力研究》,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我国科技法律法规实施效果评价研究》,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项目《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法律环境研究》,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科技法学》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法学》等。2003年5月,法学院俞江教授等人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对国务院颁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举国震动,为当代中国宪政发展与人权保护史留下了浓重的笔墨。


法学院高度重视对外交流,现已形成国际化学术合作网络。法学院先后派出20名教师赴德、法、英、

美、日、澳等国著名学府研修,国际学术交流取得实质性进展。100余名毕业生在英国牛津大学、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国际著名学府深造,攻读高级学位。法学院与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水伙伴组织(GWP)、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诸多国际组织与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并正在积极探索与海外联合办学的教育创新之路。



五、西南地区



(十二)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是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院。法学院秉承“入主流,办特色”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校内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大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不断推动法学理论改革发展,产出促进法治中国和社会进步的学术理论成果和智库成果。目前拥有全国首家以信息工程学和统计学进行法治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法治量化与信息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国内金融法方面唯一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法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法治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校“环境与资源法学”科研创新团队。法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校外法学教育实践基地”;2012年获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3年成为教育部“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法学一级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经济法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经济法、民法、刑法、国际经济法、商法等多门四川省精品课程。法学学科整体实力连续多年稳居全国财经院校前列。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资深专家,海外留学归来的学者,精通实务与理论的实务部门专家,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现有专兼职教师1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教授26人,副教授27人。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余人,其中,本科生600余人,硕士研究生700余人,博士研究生60余人,国际留学生10余人。三十年来,学院坚持法学教育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世界,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累计培养毕业生近八千人,并为全国党政系统和企事业单位完成各类培训上万人。


学院积极推进“以科研促教学”、“研学合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发展思路。通过实施科研精品工程,强化科研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学院教师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质量。截止目前,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宣部“马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The China Quarterly》、《Economic Inquiry》、《Law & Society Review》等中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千余篇,并在中国、德国、日本等中外知名出版社出版著作130余部。近年来学院100余项成果分别获得教育部、司法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等省部级以上奖励。



六、华南地区



(十三)暨南大学法学/知识产权学院


暨南大学1987年,暨南大学开始在企业管理专业招收经济法硕士研究生;1990年成立经济法学系;2001年,复设法学院;2004年成立华南首家知识产权学院;2011年,暨南大学法学院和知识产权学院正式合并为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目前,学院设有法律学系和知识产权系,以及知识产权与法治研究中心、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网络与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侨务法研究中心、司法实证研究实验中心、竞争法与产发展研究中心、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等1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多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知识产权国家级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以及广东省教学名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现有在校生1000多人,其中研究生600余人。


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在广东省最早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以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要省部级以上奖励数十项,连续两届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高等教育)成果奖一等奖,民商法团队入选广东省教学团队;同时学院拥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另有10余门课程被列入国务院侨办精品教材、广东省精品课程、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广东省精品教材、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广东省重点课程。


学院先后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发改委反垄断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等,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务院侨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以“部部省市”共建的方式,共同投资1.5亿元在暨南大学建立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广州基地。学院还拥有广东省一级学科优势重点学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人大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法治广东智库、广东省反垄断执法合作基地、广东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多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学院利用相关平台,积极为国家法治建设以及广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谋策,提供决策咨询。近半教师担任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获聘为省市党委、人大、政府及司法机关的法律顾问、立法顾问、法律咨询专家等。


暨南大学是我国华侨最高学府,生源来自五洲四海。针对生源的多元性和国际性,学院为培养我国法治建设所需要的卓越法律人才,以及适应粤港澳台合作和“一国两制”所需要的跨境法律人才,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已初步形成了基于分类培养和因材施教的内外招学生不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举,对港澳台侨及留学生则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在港澳设有多个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面授点,在港澳建立境外实践教学基地,聘请港澳法律机构和法律院校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和导师;率先成立了暨南大学香港法学同学会及澳门法学同学会,为区域法律文化交融以及港澳地区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力量;率先在国内推出中国法的全英教材系列,传播中华法律文化;积极推动双语和全英教学,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结合;学院积极推动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建的国际商法研究生教育项目,探索内地法律人才与港澳法律职业的对接机制,另外还与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新加坡、荷兰等国家的数十所高校建立有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


暨南大学法学院复办30年来,为海内外培养了6000余名高层次法律人才,其中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助理兼法学院院长单文华,美国罗文大学司法行政系主任焦勇,首届欧洲华人律师协会会长章少辉,香港骏骐骅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黎旸,澳门劳工事务局副局长陈元童等各界优秀人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大法官也曾长期在暨南大学法学院任教,并直接参与和领导了学院的复建工作。



(十四)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教育肇始于1993年学校人文社科系的法学专业,2004年7月法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同年11月学校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广州市知识产权局合作共建知识产权学院,目前知识产权学院与法学院合署办公。今天的华工法学院,坐落在集教育、科研、旅游为一体的被珠江环绕着的小谷围岛上的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在这里,年轻的华工法学院有一支同样年轻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教师队伍:教师平均年龄40岁左右,95%具有博士学位,其中1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3人在全国专业法学研究会担任副会长,多名教师担任常务理事或理事;在这里,法学院拥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学院楼和3个模拟法庭,每位教师都配备有独立的办公室,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基础设施上,法学院拥有收藏6万余册图书、近百种中外学术期刊和两套中外数据库的独立专业图书馆,提供电子专业课室和阅览室,陈列上千册最新出版的法学期刊可供师生查阅与休憩的“法律人家”咖啡书屋,此外,学院还有自己的成果展览厅、法律职业技能演练室、案例演示室以及休闲庭院等。


华工法学院具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并设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法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知识产权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学院建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各类重点研究与培训基地,为支撑学科发展、凝聚学科特色和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近年来,法学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近20项,每年在法学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法学研究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力逐步提升。学院现有法学与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同时也是首批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基地,每年录取全国优秀考生30名左右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专项计划”。


目前,学院已与广东省内30多个著名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中心、政府职能部门、司法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法律实务人才的培养。学院还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法学院、纽约大学法学院、比利时新鲁汶大学法学院、香港大学、台湾大学等境外高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以此推动学院的国际化发展。????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