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第2章教育与人的发展2.1复习笔记-简书(考研教育学专业有哪些具体的专业)



一、人的发展概述

1.人的发展的含义

(1)内涵

人的发展通常是指个体发展。个体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

一、人的发展概述
1.人的发展的含义
(1)内涵
人的发展通常是指个体发展。个体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狭义的个体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
(2)外延
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但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出不同的分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理发展;二是心理发展;三是社会发展。这三个方面,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十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与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交织在一起的,体、智、德、美都包含着这三个方面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人的发展十分复杂,是一个生活与生长并进的过程,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建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过程,它体现为个体内部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外显行为方式的连续又较稳定的发展变化。
1. 人的发展的特点
(1)未完成性
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非特定化是指人的具有特定结构形式和相应的特定功能的器官,在构造和机能上(对其行为来说)具有非特定化的特点和性质,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广泛的适应性,可以不确定地适合于人的一切行为方式。
对于儿童来说,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教育人类学认为,人的未完成性及其蕴涵的发展潜能,充分说明人的需教育性和人的可教育性。
(2)能动性
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人的发展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这是人的发展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人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它为教育提供了合理的人性假设,为教育活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教育活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3.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这些规律性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性。
(1)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3)阶段性
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个别差异性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体现在,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
(5)整体性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育人。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般认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等方面。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人的发展。否认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根据其性质可以把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儿童发展的环境是儿童个体所生存和活动于其中的,经过一代一代的前人以自己的劳动和活动为后代所创造的那个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但主要是社会生活环境,这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
(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是不能选择的。
但是,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力度却因人而异,因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即使是初生儿,他也本能地会通过哭闹来影响、调动他的母亲和亲人,以改善他的生活处境;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人的能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在逐步增长,其对环境的反作用与相互作用的活动也在逐步增强,即主体对环境的能动性、选择性在逐步增强。
因此,对环境概念的理解不能一般化、抽象化、静态化,应该对其作深入、具体而动态的分析,应当把环境与人的生活和活动联系起来理解。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它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而且正因为有了环境的给定性,反而激发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当然,给定的环境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的相互作用蕴涵着人的多种多样的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也是一种环境影响,只不过是为育人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旨在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的环境影响。尽管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能简单地决定人的发展。那些过分夸大环境作用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3.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人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在人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人在以自己的活动为中介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所以,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个体的社会实践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可见,教育必须通过引领和组织学生的主体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身心与个性的发展。
(2)个体的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不仅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而且是自身发展的主体。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个体的能动性不仅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选择,而且影响个体对环境的加工。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取决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和付出的精力,取决于他的能动性的发挥状况。
(3)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人不仅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也是自我选择与自我建构的产物。人在发展过程中,自我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发展起来,因而个体也就能够逐步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它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能把自身的发展当做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只有达到了这一水平,人才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教育活动之外的人与教育活动之中的人
人的发展有两种不同的状态:教育活动之外的发展状态与教育活动之中的发展状态。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人的活动是以人的个性素质的发展为目的,还是以实施为人的生存与生活改善的劳动和工作为目的。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发展是一种在人的有目的地参与、干预下所发生的变化过程,即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是包括受教育者自身在内的人的有目的地学习、培养、锻炼和建构的成果。
(2)原生态教育与学校教育
有目的地培育人的教育活动可以分为原生态教育与学校教育两种:
①原生态教育也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但它没有明确而坚定的教育目的,是一种缺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教育活动,其培养人才的效果也较低。
②学校教育不仅有比较明确的目的,而且有比较严格的计划与组织和连续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它的特点是讲求效率,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前人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使他们能够便捷地认识世界,有效地促进他们的的智能和品行向预期的质量规格发展,是一种专门化、制度化、正规化的教育。
学校教育的价值主要在于,引导年轻一代通过掌握知识获得的身心发展,使他们按社会发展和家庭及个人所期望的要求社会化、专门化、个性化,以保障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培养,从而积极有力地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这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优势和作用。
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来培养人的,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语言符号及其负载的文化知识之所以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是因为文化知识蕴涵着有利于人发展的多方面价值。
(1)知识的认识价值
学生掌握知识意味着他对知识所指的事物的认识,弄清事物是什么,把握住事物的特性;意味着他掌握认识的工具;意味着他掌握认

识的资料和资源。
(2)知识的能力价值
知识是心理操作与行为操作的认识结晶。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经历知识的展开过程和知识的发现过程,对知识进行心理操作和行为操作。这种操作方式的定型和积淀过程,也就是学生心理的认识能力和行为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3)知识的陶冶价值
知识的陶冶价值主要是指知识陶冶人生智慧的价值。知识蕴涵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二者正是构成人生智慧的基本要素。学生经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才能真正形成人生智慧,具有人生理想、人生抱负,担当起社会责任、人类责任,才能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能成为挣脱奴性、物性的“大写的人”。
(4)知识的实践价值
知识的实践价值主要是指知识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价值,对社会实践的有用性或有效性。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特性,也就获得了通过社会实践改造事物的可能性。他可以依据事物的特性、新的需要或生活中面临的问题重组知识,即在观念上形成实践的目标和程序,并付诸实施,以改变事物或生活的现状,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新的生活情境。
鉴于知识的多方面价值,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尊重知识、热爱知识、主动学习、探究真知、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儿童的智能、品德和个性都获得发展,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与古代社会相比,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和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在人的现代性发展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我们应当自觉地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教育对人的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1)影响人发展的四个因素
①遗传,它给人的生长堤供了生理基础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②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环境,为人的个体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关系和文化资源,它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使生物的人能够发展为社会的人;
③教育,它也是一种环境影响,只不过是为育人而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包括有目的社会实践教育和有目的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有别于环境对人的自发影响;
④个体能动性,它源于遗传,但主要是在社会环境与教育影响下,从自发到自觉地循序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动性与自主性,每个人的发展亦离不开自我的能动选择与建构。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四者的作用,既相互区别、各具特点,又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必须依据人的发展的具体条件与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四者的作用,使其在每个人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优化组合,从而使个人不断获得最佳的发展。
(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从培养人的视角看,与遗传相关的人的身心发展和与环境相关的人的身心发展都是不能控制的,只有教育才是能由人们设计用以控制人的发展的活动,它可以选择和借助人类的科学文化引领学生的个性素质的发展,由自在的人成长为自为的人,成为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
教育不能、也不应包揽儿童的发展,但也不应当否定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所谓引领作用是指教育应当依据社会对人的多样化需求,结合儿童个人的特点与志趣,引导、激励、带领儿童成长为社会需要的积极成员,既不能对儿童加以强制,亦不放弃教育的神圣职责。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