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考博参考书目为多恩布什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提高专业课成绩,我们从指定多恩布什所著的《宏观经济学》为考研考博参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考博参考书目为多恩布什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提高专业课成绩,我们从指定多恩布什所著的《宏观经济学》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考博真题中挑选有代表性的考研考博真题,并对所选考研考博真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针对性强,紧密结合考研考博真题。本书所选考研考博真题来自指定多恩布什所著的《宏观经济学》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考博真题,使本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参考性。另外,本书适当添加了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近年经典考研真题,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理清解题思路和提高解题能力。

  2.全面系统,秉承“三贴近原则”,即贴近教材、贴近考研考博真题、贴近命题方向。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本书所选历年考研考博真题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也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考生全方位备考。

  3.解答详尽,条理清晰。本书所选部分考研考博真题有相当的难度,对每道题(包括名词解释)都尽可能给出详细的参考答案,条理分明,便于记忆,便于引导考生养成良好的应试技巧和作答思路。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纸质书,方便对照复习。

  弘博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全收录

  第1章导论

  本章为导论性章节,简单介绍了三个相互联系的描述宏观经济的模型——特长期、长期和短期,将宏观经济学理论概括为三类模型予以介绍。对于本章内容,学员作简单了解即可,历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未在本章出过相关考题。

  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GDP和GNP[中山大学1999研;北京大学2011研]

  答:(1)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既定时期中,一国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它包括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等。其中每种产出都以其市场价格计价,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加在一起就得出GDP。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NP等于GDP加上从国外获得的作为本国生产要素的净报酬。

  (2)GDP与GNP这两个统计指标在统计思想上反映了是按国土原则还是国民原则进行统计的区分。GDP按国土原则进行统计,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由本国国民所创造,都被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NP按国民原则进行统计,凡是本国国民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3)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是指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就可以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外要素支付净额获得:GDP=GNP-NFP。

  2名义GDP[中山大学2002研]

  答:名义GDP指在既定时期中,以该时期的价格计价的,或者有时表示为以现值美元计价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即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故为方便比较而引入实际GDP的概念。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3实际利率[浙江大学2003研;华南理工大学2009研]

  答: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相对而言,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例如,假定某年度物价不变,甲从乙处取得1年期的1万元贷款,年利息额500元,实际利率就是5%。美国经济学家费雪首次在其《利息理论》一书中提出以货币和以实际财物计量利率的观点。一般物价总水平存在变动的趋势,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就必须扣除名义利率中的物价上涨率。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上涨率。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名义利率适应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变化,但并非同步的,从而现实中人们必然以预期的物价上涨率来代替公式中的物价上涨率,否则实际利率的测算往往呈现滞后的问题,但这样同时也使得实际利率水平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4名义GDP与真实GDP[华南理工大学2009、2018研]

  答:GDP是既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根据购买者的身份,对GDP的需求划分为四个部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净出口,即Y=C+I+G+NX。

  (1)名义GDP计量在既定时期内,以该时期的价格计价的,或者有时表示为以现值美元计价的产品的价值。名义GDP年复一年地变动是因为:产品的物质产出量在发生变化。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在变化。由于价格变化所导致的名义GDP的变动,不能反映关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经济表现的任何情况,因此,在比较不同年份的产出时,应使用实际GDP而不使用名义GDP。

  (2)真实GDP,又称实际GDP,计量不同时期内经济的物质产量变化。其方法就是对两个时期中生产的产量以相同价格或以不变美元估价。

  (3)名义GDP与真实GDP的关系为:真实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而GDP平减指数是计量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5GDP紧缩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南开大学2009研;华南理工大学2018研]

  答:(1)GDP紧缩指数,又称GDP平减指数、GDP折算指数,是在给定的一年中,名义GDP与该年实际GDP的比率。由于GDP紧缩指数以经济中生产的全部商品为计算基础,所以,它是一个有广泛基础的物价指数,经常被用来计量通货膨胀。

  (2)消费价格指数(CPI)量度代表城市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固定商品和服务的花费。

  (3)GDP紧缩指数与CPI有三个方面的不同:GDP紧缩指数计量的,是远比CPI涉及的范围要广泛得多的商品的价格。CPI计量的是一篮子年复一年没有变动的给定商品的花费。但在GDP紧缩指数中,包括的一篮子商品,年年有所不同。这取决于每年经济生产的是什么。CPI直接包括进口价格,而紧缩指数只包括在本国生产的产品的价格。

  6真实利率与费雪效应[华南理工大学2012研]

  答:(1)真实利率是与“名义利率”相对而言的,指的是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例如,假定某年度物价不变,甲从乙处取得1年期的1万元贷款,年利息额500元,真实利率就是5%。美国经济学家费雪首次在其《利息理论》一书中提出以货币和以实际财物计量利率的观点。一般物价总水平存在变动的趋势,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就必须扣除名义利率中的物价上涨率。

  (2)费雪效应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名义利率也将上升,从而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费雪效应的提出者是著名经济学家费雪,其公式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当通货膨胀率发生变化时,名义利率也会随之变化,即名义利率上升的幅度和通货膨胀率完全相等。

  二、简答题

  1谈谈你对GDP紧缩指数(即GDP平减指数)、CPI和PPI的理解。[华南理工大学2017研]

  答:(1)GDP紧缩指数,又称GDP平减指数、G


DP折算指数,是在给定的一年中,名义GDP与该年实际GDP的比率。由于紧缩指数以经济中生产的全部产品为计算基础,所以,它是一个有广泛基础的物价指数,经常用来计量通货膨胀。GDP紧缩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2)消费价格指数(CPI),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消费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

  (3)生产价格指数(PPI),也称为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重要指标。

  (4)GDP紧缩指数与CPI的区别

  GDP紧缩指数计量的商品范围远比CPI广泛。

  CPI计量的是一篮子给定的商品,年复一年没有变动,但GDP紧缩指数所计量的一篮子商品,年年有所不同,这取决于每年经济生产的是什么。

  CPI直接包括进口价格,而GDP紧缩指数只包括在国内生产的产品的价格。

  GDP紧缩指数与CPI的作用会因时间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在进口原油价格飞涨的时代,CPI很可能增长得比GDP紧缩指数快。但经过较长时间以后,两者对通货膨胀的计量结果就十分相似了。

  (5)PPI与CPI的区别

  覆盖的范围不同。PPI包括原料与半成品,CPI包括最终产品(商品和服务)。

  PPI是设计用来计量批发销售系统早期阶段的价格。CPI计量城市居民实际支付的价格(即处于零售水平的价格)。

  2如何按照收入法核算GDP?按照收入法核算,近年来,中国GDP的构成大致如何、面临什么挑战?[中山大学2010研]

  答:(1)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


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

  (2)按照收入法,中国GDP的构成分析

  在中国,经济体的总收入被分解为四项: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它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转移支付,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

  营业盈余是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因此,有如下公式: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3)面临的挑战

  中美两国按照收入法核算GDP,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中国,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大致一直稳定在50%。在美国,工资收入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65%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有点低,经济增长过程中民众并


没有获得同等的福利待遇。

  3概要说明总支出或总需求的构成及决定。[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

  答: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GDP的公式可写成:GDP=C+I+G+NX,即一个经济体的总支出或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部分构成。

  (1)消费

  家庭从他们的劳动和资本所有权中得到收入,向政府纳税,然后决定把多少税后收入用于消费,多少用于储蓄。家庭得到的收入为Y,政府向家庭征收税额T,把支付了所有税收之后的收入(Y-T)定义为可支配收入,家庭把它们的可支配收入分别用于消费和储蓄。消费水平直接取决于可支配收入水平。可支配收入越高,消费也越多,因此有C=C(Y-T),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事实上,消费除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还受利率、价格收平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2)投资

  投资企业和家庭都购买投资品。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等。在决定投资的诸因素中,利率是首要因素。这里的利率,是指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大致上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在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时,企业是否进行投资,首先就决定于实际利率的高低。利率上升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增加。总之,投资是实际利率的减函数即I=I(r)。

  (3)政府购买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果政府购买等于税收减转移支付,政府有平衡的预算。如果G>T,政府有预算赤字,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在金融市场上借贷——来为这种赤字融资。如果G<T,政府有预算盈余,政府可以用这种盈余来偿还部分未清偿债务。

  (4)净出口

  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影响净出口的因素有很多,在宏观经济学中,汇率和国内收入水平被认为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出口,若实际汇率上升,则本国货币实际贬值,意味着国外商品相对于国内商品变得更加昂贵,这使本国


商品的出口变得相对容易。一般来说,出口正向地受实际汇率影响。对于进口,若实际汇率上升,因国外商品相对于国内商品变得更加昂贵,故使进口变得相对困难,从而进口反向地取决于实际汇率。由于净出口为出口与进口之差,故一般地说,净出口正向地取决于实际汇率。

  除了汇率以外,进口还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当收入提高时,消费者用于购买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的支出都会增加。一般认为,出口不直接受一国实际收入的影响。因此,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

  4支出法GDP由哪些部分构成?什么是最终消费率?中国最终消费率为什么偏低?[华南理工大学2012研]

  答:(1)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投资(用字母I表示)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用字母G表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净出口(用字母NX表示)指进口与出口的差额。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写成:Y=C+I+G+NX。

  (2)最终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最终消费(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用于最终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比重的重要指标。

  (3)中国最终消费率偏低的原因

  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过慢,多年来均低于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直接影响消费总额。

  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也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偏低且持续下降,高收入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逐年增加,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抑制了消费增长。

  物价上涨降低了实际消费水平,房价高涨更是拉低了其他消费项目的支出。近年来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居民实际购买能力下降,房价畸高捆绑整个国民经济,扭曲资金配置,削弱了居民的消费能力。

  政府公共服务不足,影响居民消费预期以及跨期消费选择。教育支出大,医疗支出多,养老金制度也不健全,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加,挤占了正常消费支出。

  城镇化进程较快,但质量偏低,许多城镇人口都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其权益未得到切实保护,享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消费水平也远低于一般市民。

  5如果在A、B两国产出不变的前提下将他们合并成一个国家,分析合并前后对GNP总和有什么影响,并举例说明。[浙江大学2001研]

  答:如果A、B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不会有影响。分析如下:

  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结合GNP的概念可以看出,GNP所度量的是事后的产出,其值显然与观察者将其视为两个国家还是一国的两个地区无关。

  例如,A国从B国进口了2000美元的产品。合并前,这2000美元是A国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合并后,国际交易变成了国内交易,这2000美元仍然是A国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请指出以下各项交易是否能计入我国的GDP;如果能,请说明其分别是GDP中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及净出口中的哪一部分;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

  (1)国内消费者购买一台二手的海信电视机;

  (2)国内投资者购买2000股海信电器股票;

  (3)海信电器库存电视机增加一万台;

  (4)也门政府购买1000台新的海信电视机;

  (5)政府向海信公司的下岗工人提供失业救济金。[南开大学2010研]

  答:(1)国内消费者购买一台二手的海信电视机不计入我国的GDP。理由如下: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消费者购买的这台二手海信电视机在生产时已计入当年或以前的GDP,因而不能再计入本期GDP。

  (2)国内投资者购买2000股海信电器股票不能计入我国的GDP。理由如下:购买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购买股票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投资,但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因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是增加或减少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

  (3)海信电器库存电视机增加一万台需要计入我国的GDP,属于投资的增加。理由如下: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库存的电视机可看做是海信公司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应计入GDP。

  (4)也门政府购买1000台新的海信电视机需要计入我国的GDP,是GDP中净出口的一部分。理由如下: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其中出口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

  (5)政府向海信公司的下岗工人提供失业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不能计入我国的GDP。理由如下: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并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交换发生,因此不计入GDP。

  7为什么说消费物价指数(CPI)往往高估了价格上涨的幅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研]

  答: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量度代表城市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固定商品和服务的花费。在现实中,由于以下多种原因,CPI倾向于高估价格上涨的幅度:

  (1)替代偏差:由于CPI衡量固定的一篮子产品的价格,所以,它没有反映出消费者用相对价格下降的产品进行替代的能力,所以相对价格变动时,其真实生活费用的上升比CPI慢。

  (2)新产品的引进:当一种新产品进入市场时,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因为消费者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实际上,新产品的引进提高了本币的实际价值,但本币购买力的提高并没有体现在CPI的下降上。

  (3)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化:当一个企业改善自己出售的产品质量时,产品的价格变化并非全部都是对生活费用变化的反应,如果无法衡量的质量改变是有代表性的,衡量的CPI的上升就比CPI实际的上升快。

  8消费者价格指数及其缺陷。[浙江大学2004研]

  答: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也称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与GDP这个指标是经济福利的不完美的度量指标一样,消费价格指数也是生活成本、通货膨胀或总体物价水平的一个不完美的度量指标,其缺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计算消费价格指数时,假设消费者对代表性消费品的购买量一直保持不变,这个假设与现实不相吻合。由于消费价格指数衡量固定的一篮子物品的价格,所以,它没有反映消费者用相对价格下降的物品进行替代的能力,导致高估总体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

  无法衡量质量变化。随着人类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的品质一直在不断改良,产品的价格反而不断下降,这就意味着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在下降。由此可见,在消费价格指数的计算中,不考虑产品品质的变化会导致高估总体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

  消费价格指数的计算没有考虑新产品的引入。在消费价格指数的计算时,把代表性商品的种类数视为固定不变。随着新产品不断进入消费领域,广大消费者面临的选择范围更加广泛。而选择更多,意味着消费者口袋里的钱会变得更加值钱,意味着要维持相同的生活水准需要支付的钱会减少。因此,让代表性商品的种类数固定不变同样也会导致高估总体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

  9在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中,一个经济体一年所生产的总产量恒等于售出的总销售量,而现实中,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才是常态。这中间有什么矛盾吗?简述其中的道理。[中央财经大学2004研复试]

  答:在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中,一个经济体一年所生产的总产量和售出的总销售量,是实际发生的总产量和总销售量,也就是事后发生。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规则,事后的总产出和总供给必然相等。总供给和总需求是指事前计划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而计划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不一定相等。因此,两者之间没有矛盾。

  对国民经济核算可以有支出法、生产法和收入法。生产法反映了一段时期内一国生产总量;支出法指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四部分的总和,实际上反映的是经济体的总销售量。由于任何生产的产品或服务都要销售出去(存货投资在广义的总销售量中),用支出法和生产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必然相等。因此,一个经济体一年所生产的总产量和总销售量必然相等。

  总供给和总需求反映的是事前社会意愿的供给和需求。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企业意愿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恰好满足居民意愿的需求,社会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当总供给和总需求不相等时,意愿总供给不等于意愿总需求,就会出现非意愿的投资或者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从而导致物价和国民产出的变化,社会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核算的会计原则导致一年总产量和总销售量必然相等,但计划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不一定相等,这两者之间没有矛盾。

  ……

  完整资料来源:弘博学习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