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名校博导直言 我招研究生不考虑学生会干部,原因很真实



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已经公布了,相信各位考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好接下来的生活。或是为复试做好准备,或是重整旗鼓来年再战,或是干脆直接步入职场,总之每个人都应该有着自己的打

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已经公布了,相信各位考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好接下来的生活。或是为复试做好准备,或是重整旗鼓来年再战,或是干脆直接步入职场,总之每个人都应该有着自己的打算。

考试告一段落,但是关于考研的话题却从未停过。除了每年考生人数的增加,人们讨论最多的还是考试的模式和内容。

研究生考试类似高考,但是要比高考更“复杂”,虽然都是全国性的考试,但是考研毕竟是更高层次人才的选拔,所以成绩优异只是一个入围条件,考生还要在复试中有出色的表现才行。

实际上,研究生考试的复试是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因此,赢得导师的青睐是很多考生在意的事情。不过每位导师的风格都不一样,有些考生认为的“加分项”在导师眼里却很可能受到“嫌弃”。

学生会经历被不少学生视为“加分项”

高考之前,很多学生都还不太清楚“学生会”的概念,但是进入大学的校园之后,大家都意识到了成为学生干部的重要性。

首先,加入学生会能够让你在校园中更加“耀眼”。毕竟,学生会干部都是比较优秀的,不仅是成绩,在各方面都有体现,他们会出现在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并且受到大家的关注。

其次,学生会干部这个身份也会是一个“加分项”。在各种奖学金的发放、优秀学生的评选中,如果你是学生会干部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加分。包括考研在内,学生会的经历也会让考生更受青睐。

不过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并不是所有的导师都认为学生会干部有多好,比如人大的教授张鸣就直截了当的表达过:我招研究生不考虑学生会的干部。

985名校博导张鸣直言:我招研究生不考虑学生会干部

中国人民大学是985名校,作为该校的教授,张鸣的教学水平不在话下,但是他对自己学生的要求却显得独树一帜。在他研究生招录条件里,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内容,就是学生会干部他绝对不招。

在大多数人眼里,考研时如果是学生会干部的身份应该很有优势,为什么张鸣教授却完全不接受呢?

在一个公开场合中,张教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实之所以对学生会干部“有看法”,并不是否认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张教授本人也觉得学生会干部中有不少“好学生”,但是能够踏踏实实搞研究,安心学习的人太少了。

张鸣教授直言,一些学生因为要忙于各种活动所以会经常请假,理由看起来很充分,但是就会耽误学习知识。

另外,好多孩子本身都很不错,但是在学生会待久了反而变得一身“官气”,说话都带着腔调,这让他感觉很失望。

所以招研究生的时候,张鸣教授不愿意录取学生会干部,他更希望能够培养一些专心科研、认真搞学术的年轻人。综合来看,张教授这样做的原因还是很真实的。

这位人大博导的话,引起了考研党的争议

张鸣教授的想法比较明确,但是也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不少“考研党”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一部分人觉得张教授说得有道理,而另一部分人则完全相反。

表示赞同的人认为,张鸣教授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学生干部不是考研的优势条件。毕竟,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他们要进入一个更加专业的领域,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地搞研究,那么就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




而且长期的学生会干部身份,让他们有了很强的组织能力,但是这种思维习惯放到研究生工作中,很可能不利于团队发展。

持相反观点的人则认为,学生会干部不是只有组织能力,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在成绩优异的基础上才能够任职,而且这些学生在执行力、工作效率各方面都表现不错,情商也比较高,甚至远远胜过普通学生。

辩证看待“学生会”才能够走得更远

无论是支持张鸣教授的人,还是不赞同的人,大家都各自有一定的道理。其实,“学生会干部”这个身份要辩证地看待。

本科生也好,研究生也罢,学习绝对是学生的第一要务。但是,不代表大家就只专注学习 “两耳不闻窗外事”。而且加入学生会不是为了追名逐利,很大一部分同学确实能力出众,这也是他们的优势。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需要导师和学生之间互相配合、精诚合作,从这个角度看,有过学生会工作经历的同学在为人处世上会更优秀,也更能够理解老师的想法,这也是有利学习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