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是打打杀杀,考研是人情世故



壹 上岸

22考研,张晨成功上岸,从普通一本院校成功调剂到了一个“双非”院校。

一路走来,甚是艰难!

对于张晨来说,这一路上,最为煎熬的,不是考研期间昏天黑地复习的那段日子;不



壹 上岸

22考研,张晨成功上岸,从普通一本院校成功调剂到了一个“双非”院校。

一路走来,甚是艰难!

对于张晨来说,这一路上,最为煎熬的,不是考研期间昏天黑地复习的那段日子;不是调剂期间那段如坐针毡的日子;而是选择导师选择站队那段左右摇摆的日子。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好在,一关一关地顺利闯了过来。
9月的金秋,张晨如愿坐在课题组里,聆听着导师和学长的讲解,那一刻,他无比清醒地感受到:“读研不是打打杀杀,读研是人情世故。”

贰 备考

2021年,已是大三学生的张晨加入了考研大军。他生于2001年,也就是说,21岁他就要大学毕业(注意这个时间,张晨一直觉得,正是由于年龄小,阅历浅,才遭遇了后面的种种坎坷和不幸)。

张晨来自于中部某落后的煤炭大省,高考时成绩不太理想,然而又想体验下京都的繁华,于是填报志愿来到了京畿边的这所普本院校,就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客观地说,这个专业前景不错,在2021年校园秋招会上,他试着联系了几家建筑和电网有关单位,运气还不错,都答应要他,并且最后成功签下了合同。

那时的张晨,非常希望可以早点出去赚钱。

张晨的家庭是典型的公职人员之家,父母都在政府部门工作,有着较高的学历,但职位一般,收入平平,属于那种“有时间看书,却没时间挣钱”的家庭。怎么讲?就是父母都在体制内上班,不是太忙碌,但经济基础一般,每个月就那么点工资,没有其他外出息,但对子女的学业尤为看重。

基于这样的现实,家庭其实对于张晨的未来提供不了多少实质性的帮助,诸如在大城市购房等等,但骨子里却不希望张晨回到中部、回到老家就业,所以,对于张晨的前途极为看重,希望他可以打拼出一个未来。

事实上,由于其父母并没有在大城市、一线城市工作的经验,所以,对于张晨未来融入大城市的发展并不能提供实质性的指导,所提意见和建议也是一些宏观上的指导,更多的实质性的路径需要张晨自己去摸索。这些背景和条件都为张晨以后的考研、读研之路遭遇遇重大坎坷埋下了伏笔。


说好听点就是,父母虽然有一些见识,但又不是太有见识那种,对张晨遭受的苦难帮不上大忙。

由于家里对其就业不支持,张里只好勉为其难开始考研,父亲给出的理由是:年龄尚小,不宜过早踏入社会,家里经济过得去,不需要他这么早出来养家;张晨的本科文凭实在太过普通,拿不出手,没有多大竞争优势,要趁着年轻考下更好地拿得出手的文凭。

在父亲的主旨思想下,张晨走上了考研之路。一年之后,当张晨坐在读研的项目组里,听他的博士后导师侃侃而谈时,他猛然想到,父亲说过的话何等正确,
如果没有父亲的坚持,他就拿上个普本毕业证,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会是怎样的艰难!好在,他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阳光大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方向远比努力要重要得多。

公务人员队伍里,真是藏龙卧虎,父亲的见识远非常人能及。

既然要考个好点的文凭,那就报学硕吧,张晨倒也能听得去话,他一向是个明事理的孩子,就这样张晨开始了考研之路,并把目标锁定在了一所211院校。

能够从普本院校考到211院校,那也是一个质的飞跃,那些从普本直接考入名校的耳熟能详的故事,张晨并不奢望会在自己身上发生,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命运要一步一步地改变,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的事,只是传说,他从来不认为自己会成为故事的主角。

2021年考研人数377万,录取率约30%;2022年考研人数457万,录取人数110.7万人,录取率只有24.22%,考研形势一年比一年紧,焦虑情绪在师生中蔓延,然而,所有这些,对张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无所畏惧,感觉那些数字对自己很遥远,再说,全班46名同学中,80%的同学都报名考研,他没有理由不考呀。

这时的张晨,对于自己能考上研这件事已由一开始的半推半就变为无比坚定。

在同届同学中,张晨虽然年龄偏小,但他考虑问题很现实,有着同龄人难有的冷静和理性。

他对自己的家庭情况了解指掌,所以,他并没有盲目报班:

数学(一),大家都知道难,但他对自己的数学底子很有信心,自己套着考纲学;政治只到考前一个月,才看了两眼,没有花费太多的精力;专业课电学,由于对于目标院校的电学方向、电学范围等等不甚明了,这个他不敢大意,在网上报了目标院校的培训班,花费也不大,3000元搞定,这是他考研中最大的一笔支出。

他约上自己好友萧同学共同考研,两个男孩子共同监督,每天相约到图书馆,每天很早地占座打卡,其实,他们俩个认认真真的复习时间也就是从2021年9月 -12月这4个月时间,在那段时间里,他们都尝试改变一下命运,都投入了彻彻底底的努力,都实实在在地进行了复习,然后,两个理工男共同走进了考场。

2021年腊月真冷呀!

考场没有暖气,监考老师还大开着教室的门,冷,是2021年的研考留给张晨最深的印象。

第一门课考政治,张晨的脚都冻麻了,下午考数学,他给自己套了两层袜子,还直觉冷气往裤管里灌,不知是冻晕了,还是考晕了,总之,就感觉数学题目啥也不会,考完就心凉了,这题目真不是人做的,昨这么难,早知道这样,即使花再多的钱,也要报个培训班呀。

第二日考试,张晨将就着考完,他的心止不住地往下掉,感觉没有了希望,萧同学也是这样,彼此埋怨自己太傻了,舍不得那俩个钱,导致数学都考砸了。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情绪等待研考分数出来。

叁 调剂

2022年春节,是张晨最难熬的春节,起先,他琢磨着“二战”,又多少残存了些不甘心,大家就都能考得好,我就不信!到底是男孩,心大,后来的他就没有太多的纠结,该玩玩,该打游戏打游戏,同时,偶尔翻翻书,多少心虚地为“二战”做些准备,为了不时的堵堵父亲的嘴。

到了2月下旬,考研分数就下来了,340多分,比他意料中的还要好些。比较往年,这分数上目标院校应该是稳了,但可恶的是数学只考了55分,离a区线差了一分,把他卡死在了大门外,简直令他气绝,这千刀剐的一分,彻底断送了他进目标院校的希望。

和他一起复习的萧同学,很顺利地全部过了线,总分不高,320分左右,应该能被目标院校录取。张晨心底一片灰暗,盼望国家线可以降一分,盼望上天来拯救自己。

然而,等到国家线出来后,张晨连看的勇气都没有了,2022年国家线全面看涨: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理学,没有一个类别不涨,张晨看着看着就泄气了,a区专业课线不仅没有降一分,反而涨了一分,57分,调回a区彻底没有希望了。

张晨十分失落,准备“二战”,父亲死活不同意,父亲认为,由于疫情影响,出国留学人数日趋减少,就业形势日趋艰难,就业人数也是不断看涨,疫情看不到头,大家就一窝蜂地去考研,23考研只会更难,再说,晚走一年,错失多少潜在的机会成本。

父亲对他说,不要以偏概全,b区那么大,就没有好学校?咱们是小地方人,考个研不容易,只要能考出来就是条路,不要太把自个当成回事,天下英才济济,好中更有好中手,时机是大事。

拗不过父亲,张晨对于23考研也有些心怯,疫情之下,即使再战,去哪“战”?留在中部小县城里的家里复习,能有多大胜算?北京的本科学校,轻易不让回校,真的硬要再战,能不能胜过“一战”还真是未知数。张晨没有再过纠结,直接走上调剂之路。

340分的工学分是个很不错的分数,相较于263的分数线,真是绰绰有余,所以张晨调剂很顺利。

他选择了b区一所工科院校,除了位置较偏远外,办学实力那是名声在外,每天招生本硕博人数在4-5万,其中,仅研究生就达1600余名。

事实上,学校真的很不


错,这是张晨上学之后,最真切的感受。

肆 站队

不到研究生院,不知道博士有多少;不到研究生院,不知道学历有多重要。只有进了圈子,才能懂得读研的价值。

张晨的那个哥们萧同学,也没有进入目标院校,分数不占优势,萧同学迅速调头,调剂回了本校,专业也还不错。

一直以来,大家视调剂如猛虎,其实,调剂真的没有那么难。只要分数合格,在调剂学校的历年分数区间段内,专业和本科衔接度高,调剂成功的机率还是蛮很大的,至于面试,只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按照正常的流程大胆往下走,通常不会出现太出格的事。

真正难的地方哪?在选导师。

导师的选择背后其实是一种实力的较量,是一种势力的较量,是一种站队的较量,选错了导师,站错了队,接下来的读研之路就不仅仅是艰难了,甚至毕业都困难。

然而,所有这些,对于从外面学校考进来的学生,怎能了解?所以,对导师尽可能地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了解其研究方向,了解其人品性格,了解其方方面面,信息越多,越便于你作出决策。

“了解”是不二法门,坚持做到对学院里的导师尽可能地了解,对系里的导师,对本专业的导师尽可能的了解,然后从中筛选出最合乎自己的导师,所有这些,才是读研之前最大、最难的事。

张晨在选择的道路上就遭遇了很大的陷井,掉进了深坑,花费了巨大的心思,才爬了出来,他的经验值得新来人借鉴。其实,不仅是张晨,他的好哥们萧同学也遭遇了更大的坑,走了太多的弯路。

萧同学调剂回本校后,便在学长的推荐下,找到了一位满意的导师,并迅速和导师取得了联系。

导师要求他提前介入课题,提前熟悉项目。这样,出生在哈尔滨的萧同学,顶着7月流火的大太阳,提前进入了导师的项目组,紧跟着导师在野外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实习,萧同学是个实忱人,他勤勉刻苦,用尽了全力,努力讨得老师的欢心,然而,后面的发展却出人意料:

实习归来,到了9月份开学季,在签订导师、学生培养协议时,导师却选择了另外的学生,直接把萧同学踢出了门外,那一刻,萧同学都蒙了,这世上,还有这样操作的事!

世界上的事,只有你想象不到,没有做不到。听到电话那端萧同学的愤怒陈述,张晨心里一下子七上八下,犯开了嘀咕,千万不要让自个碰上这么悲惨的事呀。

怕鬼偏遇鬼,怕啥就来啥,据说,这就叫失败者效应。

对于导师的了解,不外乎两种渠道:官网上中规中矩的介绍,学长们的倾力推荐。

张晨从调剂成功那一刻起,就根据学长的意见,选定了一位中年女导师,作为读研对象,在入学前,前前后后发往了数十封邮件,女导师每每对他夸赞有佳,并布置了课题,张晨也圆满完成,导师对他很是满意,一切看来,都在朝着顺理成章的方向推进。

9月份报到后,张晨第一时间和女导师进行了联系,双方交谈甚欢,直至选定导师的“双选会”召开之前,二人再次沟通,他还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导师的不二人选。

然而,意外终究还是来了。

“双选会”后仅仅三个小时,导师电话告诉他,他没有被选中,作为补偿,导师愿意把他介绍给一起做项目的一位年轻讲师。

彼时的张晨和当时的萧同学一样,一下就蒙了,但“双选会”既然召开,大多数导师都敲定了自己的学生,普遍名额已满,勉为其难,张晨答应跟随年轻的讲师读研。

只到这时,张晨在与其他同学交谈中,才知道女导师的手里至少预定了5位同学,而女导师只有2个名额,也就是说,包括他在那,至少还有另外2名同学遭遇导师选择“滑铁卢”,悲摧的命运同时降落在其余三个人身上。

更为要命的是,女导师推介的那个年轻讲师,因为专业方向的问题,也重新找了合适的人选,对张晨拒之门外。也就是说,张晨面临着没有导师可选的境地,结局实在太意外。

每个学子都是一门心思考研、读研,哪承想到选个导师,堪比情景大剧,如此魔幻,翻手云复手雨,顺顺当当的事转眼坎坷丛生,煮熟的鸭子说飞就飞了,世事变幻莫测,人心无常!

世上最难测的是人心呀!信任与被信任的建立是何等艰难,辜负与被叛成为了家常便饭,生活逐渐显露出了她极其丑陋的一面,少不更事的学子们在陷井里磕磕绊绊中成长为成熟的青年。

那段日子,张晨不停地联系,不停地打电话,他总是相信一定会有一个最合适的导师在某一处等待着他,他来到这所学校一定有他的独特的使命和意义,然而,现实却总是让人失望。

每每打过电话去,接电话的导师无一例外地告诉他,名额已满,让他不要耽搁时间,赶快另找他人。虽然也有导师倾听了他的简历和研考成绩后,对他颇为赞赏,却也无能为力。

单纯与良善的学子初入校门,便被导师手把手教会了人生的第一课:欺骗与辜负。

其实,后来,在重新联系导师的过程中,张晨渐渐明了,具有同样命运、同样人生剧本的人不止他一人,那个被女导师提前锁定后来淘汰下来的同学,和他同命相怜,二人都陷入无导师可选的尴尬境地。

来读研,却无导师可选,明明联系了半年,却事到临头被踹了一脚,踹到了门外,这去哪里说理去?

张晨和那位落难的同学一起共同寻找导师,但都苦无结果。辅导员也在不停地督促,事情却毫无进展。

同一个研究方向,他们共7人,张晨总成绩名列第三,而现在却落到没人要的境地,其余同学都已选好了导师,命运怎么把这样沉重的使命加在他的身上来考验他?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7个人中,张晨年龄最小,是从本科生“一战”直接上岸,而其他6位同学,最大的较他年长5岁,已参加工作多年,其余的同学,有的是“二战”,甚至“三战”。

从这些事实来看,年龄偏小,没有社会经验,让他吃了大亏,心思单纯,认为人心皆良善让他无路可走,而其他同学在联系导师的路上,相对机灵得多,看形势不对,立马调头,换了联系对象。

让人回头的从来不是书本,不是说教,而是“南墙”,只有撞上了南墙,你才会痛定思痛。社会经验真的是无字天书,它说不清道不明,却可以主宰你的行为。

再后来,还是学院出面协调,提供了个校外导师名单,要求他们在里面进行筛选,张晨作为学硕,如果选择校外导师,毕业都有难度,张晨予以拒绝,而那个和他一起陷入困局的同学却达成了协议。

在此情况下,张晨已经走投无路,千辛万苦走进了学校,却无导师可选,眼看着大家一天天地上课,只有他一个人如放羊境地,那心里的滋味真的百般难以形容。

年长的学子、年轻的讲师,纷纷给他出主意,要他去找院长,除了院长,谁还能解决这些意料之外、规则之外的事呢?

多日以后,当张晨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暖暖的秋日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他终于明白,读研这条路上,除了依靠自己,无人可依。

后来,张晨写好了申请信,申请学院匹配合适的导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张晨终于联系到了院长,院长约定他第二日见面。

一身长者风度的院长听完他的叙述,看完他的申请信,让他耐心等候,二三日内,给他个满意交待。

后来的事情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学院重新给张晨提供了一张可供选择的导师名单,张晨结合自己的方向,选定了自己的导师,并迅速取得了联系,师徒二人见了面,相谈甚欢,并很快进组学习。

世上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导师对你的认同,不需要那么多的邮件和繁文褥节,也许从见到你的第一眼,就注定了事情的成败。对你不认同,即使费尽心思,依然难以达到满意结果,对你认同,就是一刹那的工夫。

人和人之间是讲究缘份的,彼此没有那个缘份,即使用尽平生之力,依然会落水有意,流水无情,白白浪费光阴。

当坐在项目组里,张晨回忆起此前的点点滴滴,他终于懂得,在选择导师的路上,有太多的坑,只是自己很不幸地恰如其分地掉了进去,还好,一路挣扎,终究走了出来。

原来的女导师是一名硕导,学院仅给其分配了2个招生名额,可她至少联系了7位同学,她的初心是好的,她想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同时,她还想和学院沟通一下,想增加一、两个名额,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这就是她一直吊着张晨和他那位同学的根本原因。

然而事实上,学院对每个导师一视同仁,不会随随便便增加名额,所以,女导师的想法有些天真,有些不切实际,她的骚操作搬起石头砸到了自己的脚,而更为恶劣的后果是,导致前期对她无比信任的同学,落入无导师可选的悲惨境地。

女导师太有点自以为是了,而自以为是的通常没有好结果。

其实,再深究一下,学院没有给那个自以为是的女导师增加名额,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一厢情愿,她在学院里面并不属于很得势的那种人物,真正增加到名额的导师还是有的,就是那些在学院里顺风顺水的人物,事实上,张晨最后筛选的名单里的导师,他们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名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就是人情事故。”张晨固然不懂得人情事故,让自己一再陷入被动,而女导师何尝不是不懂人情事故,一厢情愿,害人害己,这就是人生!

曾经的张晨一度以为自个年龄小,在读研、以及后面读博的路上,这是个巨大的优势。现在他的不这么看了,年龄小,没有人生阅历和经验,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在遇到择导师这些重大事情上,个人的力量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试想一下,作为一个学硕,如果选择了一个校外导师,三年以后,会是什么样的难堪境地?

由于在好心人的指点下,张晨不停地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努力面见了院长,事情才柳暗花明,最后找到了合适的导师。如果没有最后的坚持,那会是多么艰难的读研生涯呀。

中国有个神童叫宁珀,13岁就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然而,在读研这件事上,少年大学生的宁铂非常想读大气学,一度想去南京大学读书最顶尖的“气象学”,然而,最后不得不读了物理学,兴趣索然,以致于最后没有多大的成就。

现在想来,这件事和宁铂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他年龄大些,他就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敢于坚持去读气象学,那么以后的人生路会完全不一样。

在后来读到的一些传记记载中,许多人都把宁铂后来的发展失败推给了当时的院校当事人,认为是他们迫宁铂去读了物理学,没有考虑到宁铂的兴趣和特长。

其实,现在看来,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宁铂当时并不确定自己要去读什么,或者说,宁铂当时并没有坚持要去读南京大学的气象学,如果他始终坚持,作为老师和学校方,并不一定会强迫他必须学物理学。

从这些事情的抉择上来看,年龄小真的是劣势,经验是个无价之宝,还是那句老话,江湖就是人情事故,在哪里都一样。

在象牙塔里,也到处是人情气故,一个不懂得人情气故的人,他是不可能取得太大的学术成就的。学术成就的取得需要他人的配合,需要领导和同事的配合,在这一过程中,一步一步走来,一步一步作出正确的选择,才有可能走到学术的最顶端,才有可能取得一些成就。

还是好句老话,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不能在真空中生活,人必须接触现实,必须接触社会,在了解社会,懂得社会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能力的提升,实现能量的增长,才有可能取得成就。

对于个人,对于国家都是这样的道理,固步自封,不了解人情事故,终将会一于无成。

伍 真相

从国家层面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用了将尽70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农业化到工业化的发展,实现了工业产业链条的升级,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现在的中国,正在进行产业的升级改造,不断点击高科技树的时代。

现在的工业链条更多地逐渐转向了航空、军工等重工业的生产,转向了芯片,医药、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型能源等的研发和生产。

中国能从落后的农业国,进化到工业国,经济体量占据世界第二,这一切的一切的都缘于中国一直是内、外两个循环同时在做,从来没有隔断和外界的种种联系,一直融入世界市场、世界工厂,和世界科技生生不息,和世界市场生死攸关。

而遍观国际上,曾经非常优秀的有发展前途的国家却折腾进了发展中的陷井,举步维艰,甚至直接导致了解体。

前苏联建国后,一直处于内循环的格局,这当然和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关,美国和西欧对其一直封锁,导致只能在国内进行“内循环”,内循环让前苏联只注重发展重工业,没有发展起轻工业,在发展轻工业的东欧国家被“一锅端”了之后,前苏联的经济就陷入了困境,直接导致了后来的解体。

依靠资源兴起的巴西等国家,陷入内循环的陷井,也没有发展起外循环,在陷入“资源诅咒”之后,也先后掉入了中等发展国家陷井,黄赌毒泛滥,毒品肆溢,国家才成了那个鬼样子,人民才成了那个鬼样子,民不聊生,成为了北美国家毒品制造的“后花园”,掉在地上,再也没有爬起来。

而我国却不是这样,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内循环,没有切断和外界的联系,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把香港作为和西方国家进行经济交流的前沿阵地,没有对香港收回,改革开放后,更是加强了和世界各国的进一步联系,实现了经济的崛起和腾飞。

对于国家,对于学校,对于个体,对于读研,对于读博,都要注重内、外双循环双修,真正了解、懂得其中的规则和规矩,懂得人情世故,才能发展,才能进步。

“读研”是提前介入社会的预习和演习,是学校和社会有有效衔接,读研不是打打杀杀,读研是人情世故,不懂得人情世故,这里面的每一个关卡,你能闯得过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