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建筑学专业备考五个半月上岸考研翻译复试全国硕士研究...(建筑学考研经验分享)



讲述人:dimple



写在前面:没有被定义好的人生,至于活成什么样,路又是怎么走的,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对于考研这件事,从有想法、观望、纠结:要不要放弃眼


讲述人:dimple

写在前面:没有被定义好的人生,至于活成什么样,路又是怎么走的,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对于考研这件事,从有想法、观望、纠结:要不要放弃眼前还不错的工作去改变一下人生?到辞职备考中间经历了一年半,在这里也希望后面的学弟学妹们决定了就不要犹豫,越往后拖纠结的事情就越多。
2022年,对于一个工作了三年的专科生来说,重新打开课本去学习,想想就感觉有些吃力。6月底做了决定开始交接工作,搬去考研自习室的那天是七月八日,次日开始我的学习,当时的23考研倒计时只有168天,我又如何用168天去跟五年的本科比呢?
整个七月我都是迷茫的,只有对于选专业这个事情我是坚定不移的,建筑学,一定得是他!但是择校呢?专业课如何下手啊?英语四级都没过该怎么学啊?快题是怎么出题的啊?画快题我该准备什么工具啊?困难重重。当时支撑自己的只有信念:这个学,我上定了!至于怎么上,一步一步分析。
关于择校:
同等学力报考可选择的学校相对少一些,一定要确定好自己要报考的专业,各平台搜索,往年有同等学力上岸的学校,查看学校招生简章,注意对于专科生是否有英语四级、论文等要求,另外建议选择双非,不是说否定自己,只是985、211的竞争者们都比较强大,我们不能逃避自己的劣势,实力一般真的不要有名校情结了,现在考研真的很卷,二战压力很大,特别对于年龄稍大点的同学。如果学校所在是一线城市竞争力又会大很多,还有一些地区、学校压分严重,尽量避开,否则低分调剂都没法调。
备考情况:
1、初试
由于建筑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大多数学校是五年制本科,考研科目会涉及到快题(建筑设计专业课,考研快题分三小时和六小时),快题我是九月份开始,每周拿一整天时间全部用在建筑设计这门专业课,碎片时间学习绘图技巧,因为有设计院工作经验,在此专业课上花费时间较少,主要就是找高分案例,研究学习,前期抄绘,后面学着运用,考前最后两周重点在其他科目的背诵,几乎没有时间留给快题,所以11月份一定要强化训练,我后面所分享的学习方法不适用于此专业课。

7月、8月:搜集资料+英语单词积累+专业课书通读
专业课书籍、同专业学长学姐的经验都要多看看!单词必须做到每天都背,这是最基础的,养成习惯,后面会发现记得越来越快。各网站搜集课程讲解视频作比较,看自己喜欢哪一位老师(博主)或者学长学姐的讲课风格,敲黑板!这点很重要!选对老师事半功倍,老师讲一点你能学一点,千万不要自我感动似的刷课,你坐那里听一天,晚上回想起来一点不会。把专业课的书全部过一遍,要知道书里讲的什么,考点是什么,整理思维导图 助串联书本知识。
9月:我是从9月真正紧张起来的,这个时候可以开始政治了,我首先接触的是 的强化班,倍速过一遍,马原、思修、史纲自己串一遍做框架,当然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方法不可硬搬。英语开始做往年真题,制定目标,每周10篇阅读阅读理解,做完跟着老师的课听一遍,目的是质不是量,不思考一天做10篇也没用!翻译是凭语感和单词积累,每天睡前翻译两三句长难句。因为个人英语基础不好,放弃完型填空,原因:难度大,耗时长,分数低。专业课这个时候一定要紧抓了,把所有可能考到的内容理解了,把常考题目归纳总结,寻找共同点。
10月、11月:真题!各科一定要大量刷题!英语阅读、翻译真题刷完一遍
,作文搜集资料,边写边总结模板。单词一直背不能停。政治大框架基础上添加细节,刷真题,重选择, 老师的1000题。专业课每天必背,给自己定三日计划,各种碎片时间都可以用来背专业课。这两个月的作息基本是学习12小时,睡觉7小时,其余时间吃饭+偷懒。
12月:考前冲刺,不要精神内耗!不要暗示自己考不上,每个人考前大脑都出现一片空白的时候。珍惜最后的二十几天,保持做题手感,真题一直刷,专业课、英语作文背诵,肖四肖八选择题多刷几遍,各科模拟考试,考前肖四大题背诵(肖四大题很重要!)....适当“放纵自己”,考前心态控制好。
总之整个备考过程一定是要有节奏有规划,严格执行自己的规划,自制力较差的可以选择考研自习室,一是可以比较及时的了解一些考研信息,二是自习室学习氛围比家里要好一些,再不行的直接找靠谱机构;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专科和普本学生专业能力是拉不开很大的差距的。
2、复试
初试结束不要放松警惕,可以旅游适当放松一下回来接着学习,保持好每天学习的习惯,不要脱离学习状态,搜集资料,练习英语口语,不至于出成绩之后手忙脚乱,提前从官了解复试以及加试的参考书目,有重点的学习。加试难度一般不会太大,但不可掉以轻心,如果加试不及格哪怕初试排名再靠前,一样上不了学,出成绩后如果分数在往年录取分数的边缘,适当留出时间准备调剂。

备考过程中的我如何调整心态?
都说”

初试五天崩一次,复试一天崩五次”。是的,从辞职备考的第一天开始几乎每天都在怀疑自己,因为本身基础比较差,学起来也相对吃力,不断怀疑自己又时刻提醒自己还年轻不要怕失败。每每这个时候就去看专科上岸学长学姐的分享的学习方法,并努力调整崩溃的心态,像是在黑夜里寻找光亮、在迷茫中寻找方向;找一个研友一起出去散步互相吐槽备考的艰辛和焦虑又互相鼓励。
实在学累了,劳逸结合,不妨奖励自己一顿海底捞~复试出成绩前为了让自己保持忙碌的节奏,边工作边准备复试,出成绩后因为成绩在往年复试线的边缘,需要边工作边搜集调剂资料边准备一志愿学校复试,每天紧绷着,也曾想过放弃,但又不想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及时拉回自己,既然到这一步了就拼一次吧,坚持到最后。备考过程中也会去ktv去酒吧、也会出去旅游,当然也沉迷学习之后见过凌晨两三点璀璨的星空,见过凌晨五六点初升的太阳,但那都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过程中,遇到自己喜欢的合适的人,不敢在他身上花费时间,不如先将这份情感保留吧,估计上岸的喜悦要更强烈一些吧。
真诚地写给犹豫中的学弟学妹们:
专科生考研从来都不是笑话,“摆烂”、“躺平”才会被看不起,长大后总是该为自己不努力的过去买单,我始终认为考研并不是只为了一纸学历,更多的是弥补自己十八岁的遗憾和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学习很枯燥,考研这条路也不简单,但不要害怕,这条路上大家都是一样的心理,只要心中有所向往、信念坚定就一定可以上岸的,也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否定自己,不管读研以后发展如何,“努力过了,没留遗憾”说出来已经足够让自己高兴。收到一志愿录取通知的那一刻,我终于与十八岁的自己和解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