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直击·安置点丨看电影弹琴备战考研 心安之处便是家



台风“烟花”正在逼近,目前杭州全市已转移人员251364人(其中建筑工地236254人、地质灾害757人、小流域洪水2941人,农家乐5491人、危房3108人、游客2813人)。

他们是否得到了妥

台风“烟花”正在逼近,目前杭州全市已转移人员251364人(其中建筑工地236254人、地质灾害757人、小流域洪水2941人,农家乐5491人、危房3108人、游客2813人)。

他们是否得到了妥善安置,生活过得怎么样?这两天,记者走访杭州多处安置点。

钱塘区临江街道:

让92岁老人安心入睡 安置点内腾出办公地

“高奶奶,我们去副书记的办公室休息吧!”7月24日22时许,杭州钱塘区临江街道东庄村的党员志愿者吴洪平将92岁的老人高秀美从村委三楼的集中安置点背到了二楼的独立办公室休息。

“我问了她好几次‘想不想休息’,她都告诉我再等等。”在安置点,细心的村委工作人员钱金燕发现,高秀美一直安静地坐着,也不入睡。临近晚上十点半,钱金燕担心老人身体吃不消,便再次询问。老人这才开口告诉她,安置点的环境有点嘈杂,她想等大家睡了之后再休息。

得知老人的顾虑,东庄村村委班子商量着为老人找一处安静的地方休息。“今天晚上我们都要值班,就让老人到我的办公室休息。”村委副书记王志明说。随即,村委工作人员迅速行动,从仓库找来了躺椅,为老人在二楼办公室搭了一张简易床。

“晚上我值班,就多来看了她几次,万一老人要上厕所,我好搭把手。”钱金燕就这样守了老人一夜,深夜四次扶着老人上厕所。第二天一早,老人满面笑容地说:“我睡得很好,早饭也都吃过了。”

据悉,在临江街道各安置点,街道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制,并备齐棉被、凉席、方便面等物资,为转移人员提供一个临时的“家”。截至目前,临江一小和临江新城实验学校两个街道级安置点共安置转移人员680余人。

建德市大同镇:

8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住进生态农庄

7月25日下午,建德市大同镇松鹿堂生态庄园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建德某个项目工地的工人,因台风“烟花”来到这里。

当天上午,建德市大同镇党员干部在防台防汛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家已按照要求停工的项目工地上,有80余位外来务工人员还住在临时板房里。

镇干部第一时间为他们寻找安置点,松鹿堂生态庄园得知消息后,主动提出免费为这批外来务工人员提供食宿。

记者了解到,该生态庄园同时也是青少年素质拓展基地,共有600余个房间,大部分房间是榻榻米式的大通铺,能住3、4个人,特别适合临时安置。还有足球场、灯光球场等地,能让被安置人员休息安置之余开展运动。

“体验了一次庄园生活。”来自河南南阳的小伙子李征把被褥等日常用品放好,就约上工友,到庄园里的篮球场上打起了篮球,他告诉记者,“房间里还有空调、Wi-Fi,很方便!”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工人住得更加舒适,农庄还提供了3间夫妻房,让其中三对夫妻可以单独居住。“幸福感很强!”跟爱人住进夫妻房的四川人樊英有点腼腆道,“太感谢大家了,让我们在外乡有了家的感觉。”

截至25日16点,建德全市16个乡镇街道已出动党员干部960余人次,开展防台防汛巡查,已开设安置点23个,妥善安置外来务工人员4975名,并提供各类生活必需品和用水用电保障。此外,各安置点位还结合实际情况提供了电视、图书、羽毛球拍等生活娱乐实施,丰富安置人员文化生活。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24小时巡馆 实时检查场馆空调温度

“这里虽然人多,但晚上很安静。昨晚睡了个好觉。”三把雨伞、一卷铺盖,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来自江西的亚运建设者韩萍搭出了一个临时“小家”。尽管屋外是肆虐的风雨,韩萍和工友吃完午饭后,安心地进入了午休时间。

7月24日下午,2.3万多名钱江世纪城建设人员陆续被安置到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我们提供了1层和3层共计7个场馆作为安置点,面积近7万余平方米,考虑到每个场馆内安置人数多达3000余人,我们派人24小时巡馆,实时检查场馆空调温度,避免安置工人发热感冒。”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工作人员说。

24小时热水、充电宝……除了必要的硬件保障,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还为安置工人提供方便面、火腿肠、简餐等食物。除了此前分发的2.3万只口罩外,钱江世纪城管委会紧急调取了12万只口罩备用。

韩萍在绿城亚运媒体村项目从事防护工作,来安置点之前,她多少有点忐忑。“来了以后就放心了,有空调和热水,卫生间很干净。因为我们都是‘打地铺’,场馆保洁阿姨一遍遍来回扫地、拖地,为大家保持了整洁干净的环境。”

据悉,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安置点配备了安保民警和医疗队,同时设置了体温异常观察点和隔离点,为安置工人做好健康保障。

桐庐旧县街道:

热乎乎的盒饭可按口味选择

7月25日,桐庐旧县街道避灾安置中心成了受灾群众的“避风港”,旧县村的6户人家共14人被安置在这里。街村干部成了他们的后勤保障员,给他们送去食品和饮用水,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

记者在现场看到,安置点干净整洁,设施齐全,配有厨房、男女休息室等。村里为安置人员备齐了草席、方便面、矿泉水、开水等物资。

“吃饭啦!”中午时分,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为大家送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和新鲜水果,并一一分发到安置群众手中。盒饭是统一购置的,每份一荤两素,由安置人员根据口味自己选择。“没想到还能吃上热乎乎的饭,住在这里真的是又安全又安心。”村民吴林会说。

安置点负责人介绍:“今天我们特地给他们开通了电视,要让他们住在这里跟住在家里一样。”

浙江展览馆:

餐桌成了读书角

在浙江展览馆安置点二楼的长廊上,记者看到,靠窗一角被天水街道的志愿者改装成了图书角,摆放着许多书籍。

50岁的云南大哥王恩贵,正专心阅读着一本法律方面的书籍。“这长桌本来是张餐桌,我们中午都会在这里分批用餐。想不到志愿者一改装,就把餐厅变成了书房,能静下心来看点书,真不错。”

杭州大厦中央商城:

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我在这里很安心。想不到杭州还有这么好的志愿者,还给我免费理发了。”在杭州大厦中央商城负一层安置点,54岁的江西大哥易再平很开心。

为他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的志愿者储昭才,是名专职理发师。他告诉记者,一听说中央商城负一层要开辟一片区域作为临时安置点,他们店立刻响应,停止营业,并组织员工投身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记者从天水街道了解到,从7月24日下午起,为了更好地安置群众,杭州大厦中央商城负一层有部分美妆、零售类店铺暂停营业,用来接纳安置群众。目前,有700余人在这里安置休息。

临安区太湖源镇:

志愿者教起广场舞

临安区太湖源镇对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小流域山洪的地段,疑似地质灾害点,临水临崖住户,独居老人等四种情况,开展扩面转移。

在集中安置点,为了安抚转移农户的情绪,志愿者通过教广场舞、陪聊天等形式,关心被转移人员,减少人员外出。

7月25日中午用餐的时候,一位独居老人说:“大家一起吃饭像一个家庭一样,比我一个人在家吃饭热闹多了,感谢你们。”

钱塘区白杨街道:

成立“烟花”临时小课堂

钱塘区白杨街道千帆联合社区携手云帆小学,在学校体育馆设立临时安置点,成立“烟花”临时小课堂,组织党员教师给随迁工地的孩子们提供作业


辅导和阅读指导,让孩子们安全度过汛期。

拱墅区祥符街道:

大学生安心备战考研

7月25日上午,祥符街道孔家埭社区防汛安置点里,小伙子兰恩泽正在积极备战考研。

他是赤峰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刚刚来杭看望在工地打工的父亲,没想到碰上台风。虽然周围环境嘈杂,但丝毫不影响他安心备考的决心。他的理想是报考山东师范大学,当一名教师。

富阳区鹿山街道:

开展应急知识培训

7月25日,富阳鹿山街道请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东吴小学集中安置点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

杭州机场:

首次启用航站楼为避险场所

7月24日下午,杭州机场紧急安置了三期工程11000多名建筑工人至机场三号食堂、T1航站楼、一号食堂、蓄车场、机场指挥部原办公楼和商业部办公楼等避险场所。此次是首次启用航站楼为避险场所。

在候机楼现场,为缓解民工兄弟焦虑情绪,除了发放避灾必备的饮用水、面包、火腿肠等物资外,机场特别准备了移动充电台、配备大容量垃圾桶,24小时提供空调和冷热水,同时安排保洁单位加强区域内洗手间清洁,做好现场安置工作。

上城区彭埠街道:

工人小哥弹琴引全场合唱

7月25日上午,上城区彭埠街道在澎汇小学安置点召开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多才多艺的工人小哥弹奏乐曲,引得全场合唱。

街道辖区各个学校的安置点也开放了篮球馆、乒乓球馆等体育场馆,供安置人员锻炼娱乐。安置点内,食物、热水等必要物资储备也十分充足,方方面面满足着每位安置人员的需求。

拱墅区天水街道:

心安之处便是家,临时的家有温度

7月25日,天水街道在浙江展览馆避灾安置点设立临时餐厅,为安置人员提供安坐、聊天、就餐的舒适场所。

临时餐厅还成为了孩子们的书房,街道党员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四处洋溢着温情。

临近中午,志愿者们还为浙江展览馆和杭州大厦地下商城避灾安置点的人员配送、分发饭菜。

拱墅区祥符街道:

“电影院”开进祥符街道庆隆社区避灾点

外面风雨交加,但祥符街道庆隆社区避灾安置点的工人享受到


的却是宁静安心。7月25日早上9点,在庆隆社区党员活动室安置点内,被转移的建筑工人正观看着红色电影。而在另一个安置点,一名年轻的工人即兴吹奏起了口琴,和工友们共同娱乐。

为了让避灾安置点内的工人住得安心、住得舒适,庆隆社区不仅为他们精心准备了应急照明、泡面、水等抗台物资,在安置人员的娱乐项目方面也花了一番心思,提前准备了多部电影,让工人们安心避风。

上城区笕桥街道:

发放新冠疫苗接种卡

“没想到避灾安置点还能领到新冠疫苗接种卡,等台风过去了,我们一定第一时间去方舱医院接种,社区想得真周到啊。”7月24日上午,上城区笕桥街道浜河社区天成教育集团避灾安置点里很热闹。

自7月23日街道各避灾安置点全部启动应用以来,浜河社区第一时间和辖区安置房、学校、道路施工单位做好对接,现已将136人全部转移到安置点。

“我们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将学校的场地打扫干净,工人们有需求可以及时向我们反映,包括后期疫苗接种工作,我们也会进行安排,尽量把服务做到位。”浜河社区副主任阮心友表示。

162718469600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