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考研专业介绍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行政管理考研专业排名)





原标题:行政管理考研专业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简介



各位同学们大家好,非常



原标题:行政管理考研专业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简介

各位同学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与大家见面。我是17届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第一名,现在担任 教育的专业课授课老师。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的考研专业课。

作为考研的过来人,我深知大家现在复习的一定很辛苦,而且正处在关键的攻坚时期,从现在起到明年的12月底如果同学们能够很好地把握的话,对同学们最后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今天很荣幸能够把中国政法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的考研复习方案介绍给大家,使大家能更详细全面地了解所要报考的专业,获得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考研资讯,希望我的讲解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给同学们一些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大家紧张的备考节省一些宝贵的时间,也希望同学们能从我的讲解中获得一些对自己来说实用有效的信息,从而帮助你们更好的备考,相信以同学们的辛勤努力,加上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再辅之以针对性强的复习资料,大家一定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圆了自己的硕士梦。

好了,言归正传,以下我们将从报考院校专业介绍、专业课复习指导、专业课真题解析、以及复试指导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希望今天的课程能够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首先非常欢迎师弟师妹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选择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的行政管理专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是中国政法大学法科强校的组成部分,是我校法学以外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排头兵与孵化器,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政治学、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和政治学领域的一方重镇。我们政管学院至今已经走过了25年历程,但其学术积淀和办学经历却有着近60年的历史。

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是北京政法学院,是由原北京大学的法律系、政治系,原清华大学的政治系,原燕京大学政治系和原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的部分师生组建而成。成立之初,我校就汇聚了一大批政治学学者和教师,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来自北京大学的钱端升、楼邦彦、龚详瑞,来自清华大学的曾炳均、杜汝辑等人,这些专家学者为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资源。1985年,学校进行教学体制改革,正式成立了法律系、经济法系、和政治系,从而标志着我院的诞生。新成立的政治系由刘圣恩担任首任系主任,设置了政治学和政治教育两个专业,成立了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国际政治、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7个教研室,培养了我校第一批政治学理论和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形成了我校在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和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化研究的两大特色。

1988年我院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把“政治教育”专业改为“行政管理专业”,1995年又新设企业管理专业,并将政治系就此更名为“政治与管理系”。后学校又决定撤系建院,成立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由张桂林教授担任院长,马列主义基础理论部挂靠在学院,学院下设立政治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三个专业,并确立了“务实、自强、兼容、创新”的院训和办学理念。2002年6月,学校原教学组 建制重组为12个教学单位,成立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由朱维究担任院长。学院开设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四个专业,至此,学院成为横跨政治学管理学两个门类的综合性学院。现任的院长是常保国教授。

政管学院是我校非法学学科、专

业和学院的孵化器。学院及其前身政治系、政治与管理学院先后创办了6个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国际政治、公共事业管理;孵化出了4个学院:政管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马列学院。对改变我校法学学科专业的单一型,形成多学科性大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学院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与国家政治文明建设、法制建设和公共管理发展需要具有密切关联度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布局,形成了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多层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20余年来学院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000余人,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政府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骨干力量,涌现了佟丽华、夏华等多位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优秀人才。学院现有学生1400人,其中研究生有600余人,博士后6人。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较高、以中青年为主、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5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教授20人,12位教师具有海外教育、学术背景,其中富布莱特访问学者1人,担任中国政治学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各一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科评审专家2人,北京市先进教师1人。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系在中外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公共治理与政府改革,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等领域形成了三支教研团队和研究特色,并且取得可观的研究成果。2001年以来,我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地方政府与国际基金会委托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项目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其中两项成果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获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接下来介绍一下本专业的专业特色: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和中国政府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政府目前工作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公共精神,具有高度的公民责任感和务实的科学态度,具有理解公共问题的全局性视野和解决公共问题的专业思维方法,具有广博的学术视野和较高的语言水准,对公共行政实务操作或理论研究学生知识面广、适应性强,毕业后适宜在各级党政机关作公务员,亦可到各级公检法机关作实际工作,还可以到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以及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在研究生期间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公共行政专题研究,政府经济学专题研究,公共政策分析专题研究,公共行政经典著作选读,比较公务员制度专题研究,领导科学与艺术,社会保障专题研究等等等等,在这些课上,你会颠覆以前十几年对上课的概念,体味到一种全新的感觉:整个课堂的气氛很活泼也很融洽,一个教室只有十来个人,不用站起来都可以随时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每一门课程更像是一场交流会,老师更像是一位有着渊博学识的朋友,一位引导你思路的智者。在这里,你不仅能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路,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做人。正如在我们的开学典礼上刘俊生教授所说:不管在法大这三年你能不能成才,最重要的是要成人。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的同学会说,不能仅仅听信你的片面之词就说这个专业绝对的好,绝对值得我读,那好,“事实胜于雄辩”,既然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是要看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所做的贡献,那我们就看一下咱们专业的就业情况吧。行政管理专业历年的毕业生去向主要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北京市工商局、天津市选调生、北京大学出版社、全国人大常委会、天津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家安全部、民政部、中国农业银行总部、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博士、农科院、北京银行北京总部、海淀区政府以及对外经法大学等等,总体来看,我们专业就业状况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大部分以行政和事业单位为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法大与很多知名学校有学生的交流项目,其中有代表性的学校有香港中文大学,该学校一般每年四五月份大都会派人来我们学校宣讲,然后我们可以把申请资料交到院里,大概一个月以后就会有结果。这个项目是llm项目,需要你的本科学位证,2封推荐信,3.0以上的gpa,雅思、托福或者6级就可以申请了。

此外与法大有交流合作项目的还有英国埃克赛特大学。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首批赴该校参加暑期班项目的同学们已于7月3日顺利抵达英国埃克赛特市,开始他们在埃克赛特大学为期21天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国政法大学赴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暑期交流项目也将陆续于展开。

所以,如果你有意向在读研的时候出国或者去别的学校进行交流的话,法大都可以为你提供一些不错的机会,帮助你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综合一(709)

模拟试题(二)

第一部分:管理学部分

1.论述霍兰德的个性—工作适应理论。(25分)

2.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5分)

3.论述 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15分)

4.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是组织理论的基础,谈谈该理论的特点和主要内容。(20分)

第二部分:公共行政原理

一.简答题:

1.棱柱型行政模式的特征.(15分)

2. 公共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有哪些?(10分)

二.论述题:(25分)

论述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及其重要意义。

三.案例分析题:(25分)

案例分析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行政问责暂行办法"、"行政过错追究暂行办法"。2004年4月,中央又批准实施丁《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了严格规范。最近,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这一《暂行办法》通过18种问责情形和7种追究责任,对行政首长追究其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任,小到诫勉、批评。大至停职反省、劝其辞职。问责的情形主要包括5种:效能低下,执行不力;责任意识淡薄;违反法定程序,肓目决策;不依法行政或治政不严,监督不力;在商务活动中损害政府形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官员问责"制给中国4 000多万名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使为官变成了-种风险职业。这就要求政府官员转变观念,从"当官有权"到"当官有责"。请你运用行政领导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哪方面责任?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行政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哪几个方面?本案例中欠缺的责任是什么? 3.结合行政学原理简谈我国实施"官员问责"制的益处。(回答此问字数不少于300字)



公共管理综合二《公共管理学》状元笔记

我是15届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第一名,现在担任 教育的专业课授课老师。今天我给大家梳理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的考研专业课命题知识点。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公共管理综合二部分的课程,关于这三门课程,大家复习的压力就会小一些,因为每门课程只有50分的比重,所以,只要把握住门门课程的精髓和重点知识点,就足以应对考了。下面我们分别来总结一下这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首先是《公共管理学》这门课。

《公共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复习相对于前两门课来说比较好复习,因为,重点的知识点比较明确,而且考题的重复率也相对较高,这对同学们的备考来说无疑是件好事情。接下来我们将对这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一下梳理和总结。

首先要在宏观上了解一下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有何性质,或者说到底在哪些方面区别于私部门,这是一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从现实来看,公共部门与私部门的界限尽管不是那么清晰,但二者结尾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将二者的差异分析如下,大家应该理解性的记忆,【 教育提示】这个考点可能会作为论述题出现在考试中。

(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的不同

公共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国家的活动,公共管理不可避免的包括政治权威的作用。政府拥有对其他一切人或权利要求的权威,而私部门或组织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权威的行使,但这种权威不是政治权威,可以称为市场的权威或经济的权威。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的不同

公共管理是在国家民主宪政的框架下进行的,在民主宪政国家,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割裂的,一般而言,政治越民主的国家,越注意政治权威的分离与制衡。政府部门虽较重视层级节制的权威,但大多数情况下仍处在各宗政治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工商企业或私部门则具有相对充分的自主权。

(3)公共利益于私人利益的不同

公共管理从本质上是追求公共利益,而私人企业和组织往往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

(4)法的支配和意思的支配

在法治国家一切组织的运行都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目的在于更大地保障公共的利益,而对于私领域的管理更多的是遵循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

(5)政府与市场

公共管理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往往是垄断性的,而私部门提供的服务大多是具有竞争性的,消费者在购买私人产品时,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公民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的不同

在这个变革的,多元发展的社会中,社会的利益是多元的,社会价值也是多元的,政府往往需要在多元甚至是冲突的利益和价值之间做出抉择和平衡。而私部门的管理主要是经济理性的。

公共管理者的十大角色也学要大家关注一下,可能作为名词解释或者简答题出现。十大角色是明茨伯格在《管理工作的性质》这本书中的研究和论述。十大角色主要分为三大类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着重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系:

挂名首脑:由于其正式的权威,管理者是组织的象征,有责任和义务进行一些例行的工作。

领导者:负责对下属激励和鼓励,负责用人、培训和交流。管理者通过领导者这个角色将各种分散的因素整合为一个整体。

联络者:负责同他所领导的组织内外无数个个人和团体维持关系,建立和发展一种特别的联系网络,将组织与环境联系起来。

(2)信息方面的角色,管理者在其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中处于中心地位,事实上是组织的“中枢神经”,他既是获取外部信息的焦点,也是传递信息的来源

监听者:作为监听者,其角色是寻求信息,使其能够了解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找出问题和机会。

传播者:将收集到的信息传播给组织的成员,目的是指导下属正确的进行决策。

发言者:作为正式的权威,代表组织对外发布信息,以期争取公众、利害关系人的理解与支持,维护组织的形象。

(3)决策方面的角色:管理者最重要的部分也许就是担任决策角色管理者对它的组织战略决策负有全面的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主要角色:

企业家:作为企业家,管理者是组织中大多数可控变化的设计者和发起者,发现在各种机会,促进组织的变革。

故障排除者:主要是指处理非自愿的情况以及部分的非管理者所能控制的变革,如对一件危机事件的的处理和解决。

资源分配者:资源分配是组织战略制定的核心,所谓的资源分配主要是指安排时间、安排工作、批准行动等。

谈判者:代表组织与相关组织和人士进行协商和谈判进行资源的交易。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公共部门的角色。

无论是在何种类型的社会和经济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都是普遍存在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公共部门影响着整个社会以及经济。所谓的公共部门,是指这样一种提供服务和产品的部门,其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的范围与种类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愿望决定的,而是由政府机构决定的,在民主社会,是由公民的代表决定的。

当然一个社会必须要有公共部门,这是因为如果不规定某种办法对数量有限的价值在争执不下的当事人之间作出裁决,社会就会在经常的争吵中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 教育提示】在这个问题中,我们要重点把握一下市场失灵(06年和08年的简答题)和政府干预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历年考试的重中之重,我们来详细的进行解读。

市场是买卖双方共同决定一项产品价格的场合。产品的价格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人为的操纵,而是由“看不见的手”发挥功能的结果,这双“看不见得手”就是供求规律。当某种物品有超额的需求时,价格会自动升涨;反之,价格下降。完全竞争市场依据市场机制来决定财货和服务分配,具有效用极大化的个人以及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会经过“看不见得手”来运作,产出经济效率。经济运作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完全符合市场竞争的假设,因而有了市场失灵,在许多情况下被看成是政府干预的作用的正当理由。

所谓市场失灵,简单来讲,是指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市场失灵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地分配;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概括起来,传统上人们列举的市场失灵的清单主要有:

(1)公共产品的提供:

依据市场的规则,消费者可以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从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时资源是通过市场机制被分配于消费者偏好较强的商品与服务,换句话说,市场的资源配置是以消费者的偏好为依据的。然而对于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反映不出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则根本不能进行资源的分配。典型的如公共物品,这种消费的社会成员不会自发表示自己的真正偏好,也不会自动支付相应的价格。

(2)市场经济中的垄断

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竞争存在不存在垄断的现象。事实上,世界上根本没有存在过完全竞争的局面,相反,市场经济面临的是不完全竞争。所谓不完全竞争,是指由于某一厂商买进或卖出数量足够多的某一物品,以致能影响该物品的价格。这样一来,该厂商成为垄断者,而不再听任市场价格的支配,而对市场价格具有某种程度的控制。在此情况下,那种通过“看不见得手”来调节资源,从而达到有效率的满足需求的情况便不复存在。垄断和寡头经济的祸害不在于谋取垄断利润,而在与破坏正常的市场运作。

(3)市场经济的外部性

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市场经济也会造成资源配置的障碍。这个障碍,除了前面提到的公共产品与垄断之外,最为显著的便是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外部性主要有两种: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亦称外部利益,是指某一活动或某一项目所产生的效益被与该项目无关的人所享有,典型的如公共工程。外部不经济已成外部损失,是指某一企业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企业并不承担外部成本的情况。典型的如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4)市场波动与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

市场从来就不具有稳定性,它的发展始终是以周期性的增长方式进行的。通过市场进行自发交换的过程,适中孕育着经济活动急剧且大幅度变动的可能性。这种变动,危害到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往往给资源分配、收入分配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几乎每一国的政府都在与经济不稳定、不景气和滚雪球似地的通货膨胀这个恶魔作斗争,总归是试图达到最大数量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5)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

如果以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为前提,就有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有可能在既定条件下实现消费者的极大效用和生产者的极大利润。然而这不等于实现了符合社会要求的收入分配。以市场机制为前提的收入分配,是由市场上的力量关系、个人能力、继承财产的多少、利用教育机会的可能性以及社会上的灵活性等方面决定的,因此便产生了各种不平等。

针对上述的市场失灵的情况,政府干预就有了必要性。概括起来,在市场经济下,政府一般的或基本的角色和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

政府为市场经济运作提供必要的制度、规则以及框架。他们包括:界定和产权保护、契约的执行、公司法、金融制度、专利保护、著作版权、法律和秩序的维持。实践证明,市场交易的前提是受保护的财产权、得到维护的交易秩序和对纠纷的有效解决,而政府提供了安全、秩序和公正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制度安排。

(2)组织各种各样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

如前所述,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最大特点在于具有共享性以及非排他性,亦即公共物品是任何人不付出代价均可使用,而其使用不损害他人的使用,这两种特性使得公共物品很难禁止他人不付费而坐享其成,导致“搭便车”效应,即私人部门很少有动力去生产。当然政府干预并不意味着全部由政府直接提供,对一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可以组织私部门提供。

(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共有资源与公共物品一样,没有排他性,但有竞争性,共有资源不可避免的导致共有的悲剧,即私人决策者过多的使用共有资源。我们不能依赖市场去保护自然资源的浪费使用,使自然资源免于遭受损害。因此,政府通常通过管制措施来保护共有资源和环境,或者实行收费,以减轻过度使用的问题。

(4)社会冲突的调整与解决

政府存在的一个基本理由在于解决或消弭社会的各种冲突,以维持正义、秩序和稳定。在一个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冲突,政府的职责在于促使冲突的解决。此外,在一个社会中,总会出现强势集团和弱势群体,为保障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免遭强势集团的剥削和欺诈,政府需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5)保护并维持市场竞争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市场机制的有效性来源于市场存在着有效的竞争,这意味着,市场上有许多买者与卖者,在市场上有许多企业提供者基本相同的产品,企业可以自由的进入或退出市场。垄断的原因是进入障碍,垄断者在市场上保持唯一的卖者地位,别的企业很难进入。为此,政府必须对垄断行业进行有效地管制。

(6)收入和财产的分配

市场经济是会产生不平等的结果的,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需要社会有一种公平再分配的机制。市场机制不能进行有效地再分配是因为市场中不存在以公平为目标的分配机制。因此需要政府对收入和财产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从而实现社会公平的目的。

(7)宏观经济的稳定

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会自动的出现,相反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变动,经济会为长期的持续失业与通货膨胀所苦。政府的作用便在于通过公共政策的干预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稳定政策的工具主要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在了解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一般职能和角色以后,我们同样应该看到,正如市场失灵一样,不完全市场和不充分信息在公共部门也是相当普遍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政府失灵的问题(05年简答题)。

所谓的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依据学者的研究,典型的政府失灵的类型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和收益的分离:导致产品过剩和成本提高

无论市场怎样不完善,它都是与产品成本的活动相联系,这种联系是由价格决定的,政府活动因为缺乏价格的指引,便割裂了这种关系,因为维持政府活动的收入具有非价格来源,即来源等于政府的税收等。因此,这就导致了政府活动的一合区市是产生明显多余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社会的浪费,另一方面,政府预算也会因利益集团的游说造成生产过剩和重复投资的问题。

(2)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政治过程,由于理性选民的无知、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等级制和官僚制本身的障碍,以及政府部门的本位主义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存在,使得政府的公共政策并不能反映公共的利益,也不符合有效率的资源分配。

(3)内部性问题(09年名词解释)

公共组织为了进行其内部的管理,需要发展它们的标准或规则,这些标准或规则即内部性,用来评估机构的运行和机关人员的行为但是这些标准很接近私人的目标,正如外部性因素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一样,内部性也同样影响着政府,意味着私人的组织的成本和利润很可能支配公共决策者的计算。

(4)政府组织的低效率

政府是唯一的对其成员拥有强制力并且有权征收义务税的组织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是名副其实的自然性垄断者,由于缺乏竞争,政府部门以及管理者缺乏竞争的压力,政府官员亦缺乏企业管理的理念,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也没有较好的激励机制,这样导致经营的效率低下。

(5)另一种分配的不公平

政府作为一个拥有强制力进行分配的组织,这是优势,也是其缺陷。因为政府运用权力进行收入非配饰,不仅使财富从富人手中转移到穷人手中,而且也可能使赐福从穷人手中又转移到政治力量强大的阶层手中。由于政府的公共政策本质上涉及价值和权力的再分配问题,而这种在分配给不公正和滥用职权提供了机会。

(6)寻租(06年和07年名词解释)

关于寻租,大家要格外关注一下,它即作为名词解释的考点出现过,也作为政府失灵的考点出现过。

所谓的寻租,是指在某种政府保护的制度环境中,个人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或者追求非生产性利润的活动。寻租与寻求利润不同,寻求利润是经济人的生产者通过自身的市场生产能力而获得的那部分收入,而寻租则是政府干预的结果,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寻租者从政府那里寻到了某种特权,从而对某项资源具有垄断权,或者存在任何其他方面的的政府庇护以保证寻租者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生产、寻租的结果是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

为了获得租金,寻租者需要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这种活动对社会没有任何的效率;寻租行为得以实现,相关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将由于政府干预而付出低价,这种代价之和比寻租者获得的利润额还要高;此外整个社会也同样为此行为付出道德成本。

(7)政策执行的无效率

政府干预的公共政策能否达成预期的目标,不仅取决于政策设计。亦取决于政策执行。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呆滞公共政策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导致政府的无效率。

(8)所有制的残缺

所有制的残缺可以理解为对那些用来确定完整的的所有制权利的一些私有制权的删除,是因为一些代理者如政府获得了允许其他人改变所有制安排的权利。产权残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