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了头条文章2021南艺考研[录音艺术...来自南艺研究生-微博(自己在头条上发布的文章在哪看)



???



?



23中传人文社科(783+883)考研qq群:78741266823



?中传mjc(334+440)考研qq群:869540922



?全国其他院校广告学考研qq群:979398150?



?



01专业概况?



在全国

???

?

23中传人文社科(783+883)考研qq群:78741266823

?中传mjc(334+440)考研qq群:869540922

?全国其他院校广告学考研qq群:979398150?

?

01专业概况?

在全国范围内来说,中国传媒大学的录音专业是录音界的王牌领头专业。中传在1987年就开设了录音艺术专业。1994年开设了音响导演专业方向。1997年在国内率先创立了录音艺术学院,设有录音系,内设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及录音艺术(录音工程方向)。1998年开设了电子音乐制作实验班。2002年增设了音乐学专业(音乐传播方向)。2004年成立了音乐系。2005年录音艺术学院并入影视艺术学院,音乐学(音乐编辑)专业并入音乐系。2011年重新组建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2021年,硕士录音被归并到音乐与舞蹈学专业中,学硕录音更名为媒介声音研究方向,专硕名为录音方向。

?

在此基础上,中传还聘请了一大批知名的作曲家、音乐家、录音师等担任兼职教师,在各级艺术团体、影视基地、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为创新音乐与录音艺术教育教学模式、保证人才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学界和业界都有较高的影响力,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录音艺术被评为a+。

?

?

作为录音行业的领头学校,录音系经常与社会上音频行业、国内外知名的录音师保持密切联系,学院承办各种广播电视节目、大小音乐演出活动的扩声和录音工作,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实践,积累丰富的实习经历。

02课程体系及实践?

经过多次改革,中传的录音专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更多在业内实践的机会,实现课程灵活化、内容“落到实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从不同的方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

其中课程体系可以大致分为几个部分:

?

01公共必修课

?

录音专业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分为政治和英语两大类。?

政治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在研一上学期和下学期。上学期的课程由所有政治老师共同授课,每周教学不同的板块,下学期课程由一位老师全程授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授课风格,课时量不大,课后作业也在合理范围内,认真完成课程就会拿到一个比较不错的分数。

?

英语开设《外语语言素养》这一门课程。在新生刚入校时,中传会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进行a、b、c类的划分,具体的划分要求会根据当年情况进行细微的改变:满足考研英语成绩、托福、雅思、英语专八或国外学历认证等其中一项的学生可以申请a类,a类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满足英语考研成绩、cet6等其中一项要求的可以申请b类,b类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32学时,上课内容以讨论为主,小论文形式结课;c类学生则需要修满64学时,结课方式为闭卷作答,平时作业、上课表现按照百分比算入期末总成绩中。

?

?

因此,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要重视英语成绩,为自己争取免修资格。

?

02专业必修课

?

专业必修课主要分布在研一上下两个学期,为之后的实习和纂写毕业论文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专业必修课包括方法类课程、方向必修课、学术写作课。这些能够 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术理论梳理,具备一定的专业学术能力。

?

《音乐传播专题研究》主要是对音乐传播的发展演变进行梳理和讲解,授课老师每周给出不同的讨论主题,以个人为单位对此进行研究、展示,结课作业以论文形式呈现。

?

《音乐史论专题》本课程涉及的方向较广,涵盖了音乐领域比较前沿的话题和小众方向,授课老师会分享需要研读的文献,以个人为单位对此进行研读、上课以ppt形式展示,分享自己的观点,结课方式以作品+论文的形式呈现。

?

《媒介声音研究》主要是针对媒介学在声音领域的研究进行介绍,涵盖了音乐传播、音乐产品、录音技术等话题,上课以个人为单位分享自己对所讨论话题的看法,结课作业形式灵活,根据现实情况改变。

?

《听觉心里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本课程主要是对基本的声学实验方法进行了讲解,根据每周学习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在课上进行分享展示,结课以实验+论文的形式呈现。

?

《录音声学理论》主要针对录音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对部分学生感兴趣、行业内 的观点进行讨论分析,以论文形式结课。

?

《音乐录音创作》主要对音乐后期制作上的一些方法进行讲解,授课老师会列举很多工作中遇到的案例,方便学生更快理解,结课形式以论文为主。

?

《录音技术》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讨论为主要形式,对现在所有的录音技术进行总结和归纳。结课方式灵活多变。

?

《声音人类学》主要针对人类学在声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进行讨论,授课老师分享需要阅读的文献,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汇报分享,结课形式灵活,主要以论文为主。

?

《影视声音创作》主要对影视声音的录音和后期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讲解,授课老师会根据学生实际操作问题进行解答,结课方式以论文呈现。

?

《论文写作》主要针对论文写作邀请不同专业的老师、编辑出版社的老师举行讲座,提供选题方法、写作技巧等窍门, 助学生更好的纂写毕业论文。

?

03公共选修课

?

专业要求至少选择一门公共选修课进行学习,公共选修课的选课范围比较广,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择,种类非常丰富,五花八门,哲学、艺术、语言等等,届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进行一周的试听、学习,最终确定自己喜欢的课程。

?

04专业选修课

?

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为学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开拓学生的思路和动手能力,在学术理论和实践操作上提高学生的水平。

?

《音响系统设计与扩声制作》主要是对扩声的具体操作、注意事项做进一步系统的梳理和讲解,授课老师会带领大家一起设计扩声方案,结课方式以书面形式的方案设计为主。

?

《音乐交互设计》课程主要是教授以arduino和max为基础的软件,通过课程学习后,制作可以进行音乐交互的作品。结课方式以作品展示为主。

?

《专业文献导读》授课方式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老师分享的文献进行自主的研读,课堂以ppt形式汇报、分享讨论自己的观点。结课以论文形式展示。

?

以上为学硕的主要课程安排,专硕和学硕的大部分课程一样,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只在下文介绍不同课程的安排。

?

《音乐学研究方法》主要是针对音乐学史论、音乐史、美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梳理讲解,结课方式以论文为主。

?

《经典音乐作品导赏》主要是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案例进行音乐赏析,结课方式自由灵活。

?

《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主要对音乐史中的美学进行梳理和讲解,授课老师通过讨论的方式,开拓学生的思维,结课形式以论文为主。

?

《新媒体音乐编辑与传播》主要对新媒体音乐传播的形式和发展趋势做了梳理和讲解,授课方式以讨论案例分析为主,结课方式以论文为主。

?

《流行音乐研究》课程的涵盖范围较广,涉及到音乐研究发展的多个前沿课题,课程方式以讨论问答为主,结课方式灵活多变。

?

《影视声音艺术设计》主要针对影视声音的设计与制作进行讲解,授课老师通过不同的案例、实践操作教授不同的设计方案。结课方式以论文为主。

?

同时,专硕的授课内容会更从实际出发,研二上学期还会有其他的操作类课程,方便学生更快上手,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

05补修课

?

音录学院还为跨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补修课程,如果觉得自己本科的基础没有打牢,本科专业跨度较大、没有音乐基础的同学可以选修这些课程。这些课程都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必学音乐基础知识,根据老师每年的教学计划有所调整,这类课程都有结课作业和平时成绩,但不记录在研究生课程学习体系内。

03科研平台及学术交流

?

研究生是扩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学习时期,为了构建国内一流、国际 的学习空间,录音学院提供了很多创造性机会和交流平台。

?

01主要活动

?

录音大师班为了促进技术交流,启发思维、互补共进,录音大师班邀请行业内的各位老师们齐聚,根据当届的主题进行宣讲,与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同学、社会录音师一起交流学习。每位参加过的人都受益匪浅。

音乐产业论坛第四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活动于2017年开始,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此次论坛将由中国音数协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发布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下、中国传媒大学项目组撰写完成的《2017音乐产业发展报告》,并针对音乐产业发展现状,汇集行业声音与诉求,寻求解决音乐产业发展困境的路径与方案,勾画音乐产业发展的愿景与蓝图。此活动的举办时间不定,根据实际需求开展。

e音之夜2017年第四届“e音之夜”是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主办,联合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各专业,以及理工学部、戏剧影视学院、动画与数字艺

术学院等相关专业,并以电子音乐制作专业方向原创作品为主的一场多媒体原创电子音乐作品音乐会。但因为疫情的情况线下的演出已经很少了,但是会用线上的形式代替。

春之歌春之歌活动是中传艺术学部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的声音表演专业创建于2012年,2013年6月,第一届“春之歌”主题音乐会正式举办。从此,“春之歌”主题音乐会逐渐成为我校艺术学部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学生专业实践的品牌活动之一,也成为了每年春天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与全校师生的美丽约定。此活动也因为疫情的原因暂停,但随着情况转好会恢复起来。

?

02活动承办

?

?音乐与录音学院根据录音方向,将活动的承办分为扩声、录音两大类。

?

扩声主要负责大型音乐项目的现场扩声活动,比如这次冬奥会的分会场现场扩音就是由录音系的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扩声的。除此之外,学校内的各项活动也是由录音系的同学进行现场扩声,配合摄影老师完成直播、转播。

?

录音一般录音的活动也是和扩声相辅相成的,音录学院还会举办一些混音比赛来,提供给热爱音乐的学生学习交流的机会。

?

04导师介绍?

魏增来(教授、硕导)

魏增来,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声学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录音师协会音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录音师协会演艺扩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音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舞美协会音响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演艺科技》杂志专业编委。

?

主讲课程:《音响系统设计与扩声制作》

?

研究领域:从事音乐录音、演艺扩声及音视频系统设计集成工作30年,录音作品及系统集成项目多次获奖;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讲座、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内核心专业期刊上共发表专业学术文章30余篇。

?

王鑫(教授、硕导、博导)

麦吉尔大学音乐技术专业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是声品质感知及音乐信号处理,出版编著《审听训练与音质主观评价》《数字声频多声道环绕声技术》《扩声技术概论》。

?

主讲课程:《听觉心里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研究领域:音乐声学、心理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族弹拨乐交响性问题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族器乐的乐律感知协和性研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基于混合算法的计算机辅助作曲研究》,校级双一流科研项目《中西方音乐改编对情感感知影响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等。

?

陶经(教授、硕导、博导)

中国著名电影录音师、一级录音师、声音指导、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78班录音系。现任中国录音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影高新科技委员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美国电影声音协会cas、mpse会员。

?

主讲课程:《影视声音创作》?

研究领域:影视声音创作,声音设计,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电影代表作包括《霸王别姬》《活着》《英雄》《十面埋伏》《荆轲刺秦王》《孩子王》《功夫之王》《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归来》《爵迹1、2》《一秒钟》《晴雅集》等。曾任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音效设计。个人曾两次获美国电影声音协会大奖“最佳声音金卷轴”奖,三次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奖”。曾获法国嘎纳电影节“最高技术奖”,澳大利亚电影金像奖“最佳音效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音效奖”等,相关电影作品曾荣获或提名美国电影学院奖(奥斯卡奖)、美国电影金球奖、英国电影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等奖项。

?

袁邈桐(教授、硕导、博导)

师从于李伟教授、李大康教授;公派留学期间师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nikolaus matthes教授、eberhard sengpiel先生。2008北京奥运会音频工程师;aes音频工程师协会会员;vdt德国录音师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会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音乐与声音专委会理事。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访问学者;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访问学者。

?

主讲课程:《声音人类学》、《专业文献导读》

?

研究领域:声音研究

?

张一龙(教授、硕导)

录音/混音师,音响工程师,音乐制作人,听觉艺术博士。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录音专业课主讲,硕士生导师。中国录音师协会音乐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乐家轩录音棚录音/混音师。

?

主讲课程:《音乐录音创作》

?

研究领域:他与国内外数十个乐团、数千位音乐家有过成功合作,主持过数百场音乐会、演唱会、歌剧、音乐剧、电视节目现场及静场录音,制作唱片及各类音乐节目超过一千小时。长期担任中国交响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国家大剧院合作录音师,中国民族音乐节首席录音师,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音响总监。

?

刘晓飞(教授、硕导)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录音系副主任、音响工程专业负责人、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声音设计系访问学者,兼任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音乐编辑与录音师、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教师、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教师、天津传媒学院教师。

?

研究领域: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影视录音、音乐录音等领域,从2000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担任兼职录音师、音乐编辑,录制《城市之间》、《奥运城市行》、《球迷世界杯》、《荣誉殿堂》、《全明星猜想》、《悉尼猜想》、《雅典猜想》、《国际大力士冠军赛》、《使者归来》、《佳片有约》等影视节目千余场,参与多项科研项目。

?

朱伟(教授、目前不带硕士)

1981年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电视发送专业,1985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广播技术研究所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广播声学与电声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988年留校任教,其间先后在北京广播学院广播技术研究所电声教研室、北京广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电视工程系多媒体教研室和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录音系任教。

?

主讲课程:承担了《录音技术》、《数字声频原理》、《声频测量》和《扩声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

研究领域:目前于录音系主要从事录音艺术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和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音频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主要开展多声道环绕立体声和数字声频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

?

胡泽(教授、硕导)

1991年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录音工程系录音艺术专业,1995年在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工程系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数字电视方向硕士研究生,1998年毕业至今在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录音系任教,并担任录音工程教研室主任一职。

?

主讲课程:《录音声学理论》,另外还承担并完成了多项部级及校级科研项目,并在国家级核心杂志发表了十多篇论文。

?

研究领域:专注于录音、混音相关学术研究。曾于1999年至2001年参加了广电总局《数字电视标准》制定工作,现为广电总局标委会专家组成员。目前在学院主要进行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教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

?

俞培(教授、硕导)

博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学专业。现任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院长兼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主讲课程:《媒介声音研究》

?

研究领域:录音艺术、媒介技术与艺术。曾出版《音像制品发展史:媒介技术与听觉体验》《拾音技术》《音频非线性编辑》。

?

姜燕(教授、硕导)

近年来在《现代传播》、《当代电影》、《电视研究》、《中国文艺评论》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学术成果获省部级奖项多项次。

?

主讲课程:《影视声音艺术设计》

?

研究领域:广播电视艺术、影视声音创作及理论。

?

齐娜(教授、硕导)

通信与信息系统声频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声学基础分会委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标准声学头模研究及其在新媒体虚拟音效技术中的应用),主持完成横向课题九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

发表编著2部:《音响师声学基础》、《声频声学测量技术原理》。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6项。

?

研究领域:虚拟声技术、双耳技术。

?

05主要就业方向?

中传录音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比较良好,从以往的数据看,本专业就业方向较广,毕业生可以进入广播电台、电视台、转播商从事音频系统技术与声音节目制作工作,也可以进入录音棚、影视制作公司、演出制作公司、专业剧场从事与音乐录音、影视声音制作和演出扩声制作相关的系统工程和艺术创作工作,或者在专业设备制造厂家、代理商、经销商等领域从事专业设备的设计、制造、推广、销售、技术服务和系统设计、安装和集成工作以及进入相关专业的设计院、研究所从事设计、研究工作等。

?

中传的录音专业在业内的认可度较高,在校期间可以多多实习,掌握更多的技能,放心大胆的去历练!

06报考要求与考试内容

01关于报考

录音专业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并不多,主要在复试的材料选拔上会比较严格。音录学院保持着宁缺毋滥的心态对待每一位想要报考的学生,因此考试的难度是相对的,根据当年报考的学生资质有所调整。

?

首先是人数上,从2021届开始招收专硕增加了考入的可能性,但相对的人数就要更多一些在30人左右,学硕的难度较大,基本上只有十几人竞争。同样招生人数也较少,学硕维持在3-4人左右,专硕在6-8人。

?

自中传改革之后,学校取消了专业分数划线,达到国家线就有机会进行复试资格的争取,对于考生来讲是比较友好的。

?

从以往考上的同学本科院校和专业来看,录音专业对本科专业并无限制,对本科院校一视同仁,并不存在“歧视”的情况,考上的师哥师姐当中不乏跨专业、本科院校不理想的情况,但是在后续,通过努力一样可以展现自己,追逐梦想。

?

如果对录音专业有兴趣的同学,最好提早一年开始学习相关的音乐录音知识,为之后的道路打好基础。

?

02关于初试

改革之后,初试考核内容为中传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考试科目,分别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专业课试卷由音录学院老师批改。

?

03关于复试

进入复试条件依据初试成绩和综合成绩确定进入复试考核的基本要求:

(1)初试成绩:达到本年度国家线文学类总分数线及单科分数线;

(2)综合成绩:(初试总成绩/5)×70%+材料评议成绩×30%

?

就近两年来看,进入复试的人数学硕在4-6人,专硕在6-8人左右浮动。考生需要做三方面的准备:一、努力提高初试成绩;二、准备好材料评议的各项资料;三、从容面对复试筛选。

?

评议材料主要考查学生在本科阶段的表现,其中包括本科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获奖经历、参与学术研究活动的经历、专业实践经历等,从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方面对材料进行评价。

?

材料准备不是一朝一夕的,最好在大学时期就积累相关经验,阅读相关书籍,在有限的时间充实自己,但是也要注重初试的分数,把握在复试中的先机。

复试内容1.面试

录音专业面试包括自我介绍和科研计划讲解、抽答一道专业问题、一道英文问题、自由问答这四个环节。顺序和提问内容可能不固定,视实际情况和现场的考试时间为准,但是最好都做好准备,以免被问到哑口无言。面试老师一般有5-7位,都是音录学院的老师,由一名老师负责考察英语,其他老师负责专业面试,具体介绍如下。

?

自我介绍:时间控制在1-2分钟,保持语速中速、吐字清晰,尽可能展现自我的优势,有时候会让考生在一分钟内介绍一下自己的科研计划,这部分同样需要做准备。

?

专业问答:专业问答的抽选的范围涉及较广,包括录音声学的基础理论、行业内的声音术语、也会涉及到行业内的一些热点话题,总体来说包括:

?

①录音方向:关于录音技术的问题,录音方案设计、混音步骤,一些基础的录音知识。比如,监听音箱的大小的作用、棚内录音和厅堂录音的区别等。

?

②影视方向:主要是针对行业内比较前沿的话题,以及包括声音设计方面的细节性问题。比如影视声音中,如何录制群杂、adr的在影视中的作用等。

?

③后期制作:关于人声处理,声部平衡、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混音时需要注意的不同点等。

?

在专业问题考核时,可以不用马上回答,先自己思考15-30秒,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快速分板块理清逻辑。在回答的时候,按照顺序一一解释,可以先讲解你对这个专业名词的自我理解,如果能复述某一本书上的定义最好;然后讲述在什么状态下会使用,联系实际情况。最后举例,这个例子最好是在实操中经常出现的、简单通俗易懂的,同时简单介绍一下你的解决办法和后续工作。即使在这个工作中,你出现误操作也不要紧,举例主要是向老师展示你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大方坦诚的回答更为重要。同时,在回答专业问题时语速不要过快,留给自己思考整理语句的时间,不要语无伦次,这样也会留给老师仔细倾听你讲话的时间。

?

英语问答:因为英语问答是由音录学院老师进行考察,因此考试的题目大多与专业相关,比如你最喜欢的影视声音是什么,为什么。有时候问题与专业无关,是关于生活、个人爱好的问题,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要慌张,认真作答就好。

?

自由提问:此环节大多围绕学生的科研计划提问,老师可能会针对学生的回复进行进一步的询问,假如你的科研方向比较偏工科,就会由工科的老师提问关于声学实验方面的问题,偏向音乐录音则会更多考察你的实践经历。

?

笔试:近几年由于疫情并未举行笔试,大家可先以2020年的通知作为笔试参考,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动,涉及的科目应该都在初试和复试的必考科目范围内。

?

实操:由于疫情,近几年实操项目已经改为专业问答环节,根据前几年的通知,应该是以现场扩音、混音为主,完成一些基本的操作。大家可以在复试之前反复练习,提升熟练度和专业规范化。

?

1、现场扩音:一般以小型的ktv、鼓组演出为模式。一般将演出范围控制在考试的教室内,老师提供可选的传声器类型若干、大三星或卡农线若干、话筒架若干,需要同学们自己进行现场组合、连接、装架,将声音扩声后即为达到考试要求。监考老师根据操作中是否符合操作规范,步骤是否有遗漏以及声音是否完整扩出作为评分标准。

?

2、现场混音:考试内容随机抽选为流行音乐混音或古典音乐混音。老师提供可进行混音的宿主软件,一般以protools、cubase为主,提供分轨,由同学们从建立工程开始进行操作。混音考核一般有时间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监考老师根据最终作品进行打分,包括:操作规范、声音平衡、电平数值是否符合行业标准等。

?

实操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沉着冷静,以及面对专业问题上的突发事件,解决它们的能力,考试过程中要保持镇静,按部就班寻找解决办法。在前期也可以多多参与相关的演练,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

?

复试成绩计算:

复试考核成绩=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90%+外语听说能力×10%

总成绩计算方法=(初试总成绩/5)×50% + 复试考核成绩×50%

复试书目推荐复试环节注重对专业能力的考察,在这里为大家罗列一些参考书目,方面大家学习,准备复试。

1、《音乐心理学手册》霍得杰斯 湖南文艺出版社

2、《立体声拾音技术》李伟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录音工程师手册》周小东 中国广播出版社

4、《电影电视声音》王珏 人民邮电出版社

除了列举的这些,大家还可以关注行业内的一些热门话题,比如“沉浸声”、“atmos”、“ambisonics”等,同时,也可以在aes 、sound on sound、mixonline等网站进行搜索,找到自己想要的科研话题和最新科研成果。

?



?

?

?

?

?????

为您推荐